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布,强化标签规范引导健康消费
AI导读:
3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预包装食品标签展示内容及规范做了优化升级。新版标准禁用“零添加”用语,强化定量标示要求,增加数字标签标示,落实“三减”健康生活方式,旨在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促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3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式发布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其中《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和《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两项标准对预包装食品标签的展示内容及规范做了优化升级,并设置了2年的过渡期。
新版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实施后,禁止预包装食品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强调食品配料。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表示,这一举措重申了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并引导食品行业将研发重心转向工艺创新和营养升级。
禁用“零添加”的核心原因在于,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都经过严格的风险评估,合规使用并无食品安全问题。此外,“零添加”背离了食品工业发展的现实,且容易误导消费者,形成不公平竞争。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标准中心主任朱蕾指出,新标准强化了定量标示要求,旨在规范行业乱象,引导正确消费认知。
新版《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还增加了数字标签的标示要求,提升消费者阅读标签的体验感,同时丰富监管手段。根据要求,扫码后一级页面即展示标签信息,不得设置干扰因素。
此外,新版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要求强制标示内容增加饱和脂肪(酸)和糖两项,并标示“儿童青少年应避免过量摄入盐油糖”,以落实减盐、减油、减糖“三减”健康生活方式。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研究员邓陶陶介绍,这些改变旨在完善营养标签,方便消费者控制能量、脂肪、糖等的摄入,并引导食品产业营养化转型和饮食健康消费。
同时,《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完善了营养成分含量要求,新增六大产品类别,为特殊医学状况婴儿提供精准营养支持。其他相关标准也更好地满足了婴幼儿营养健康需求。
这些标准的发布,聚焦民生关切和产业发展需求,旨在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维护公众健康,促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