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发布数据知识产权交易指引,全球科技集群排名跃升至第三
AI导读:
3月27日,中关村论坛发布了《北京市数据知识产权交易指引》。2024年,北京在全球科技集群中排名第三。北京正不断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3月27日,中关村论坛全球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论坛发布了《北京市数据知识产权交易指引》,同时公布了一批知识产权领域的最新成果。2024年,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审结知识产权案件32616件,涉外案件5766件;全市独角兽企业达115家,专利授权量20万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稳居全国第一。

北京全球科技集群排名第三
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北京在全球科技集群中排名跃升至第三。北京市副市长孙硕强调,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北京正不断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激发创新活力。
在助推新质生产力方面,北京出台了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盘活存量专利22万余件,成立10家国家级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技术合同成交额达9153.3亿元,知识产权价值不断释放。
此外,北京智造、服务、标准、品牌已走向世界,全年PCT申请12088件,4家北京企业跻身全球前50大PCT申请人。
数据知识产权交易规范化
随着数字技术快速发展,数据成为新型生产要素。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制定了《北京数据知识产权交易指引》,引导数据知识产权交易行为,维护交易各方权益。
《指引》涵盖交易标的、主体、方式、合同、安全、管理与争议解决等,为数据知识产权交易提供全面指导。交易方式灵活,包括通过数据交易机构交易和直接交易两种模式。
论坛还发布了“智融宝PLUS”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平台,链证中国·中国技术交易所数字存证平台正式上线。
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挑战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成为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力量。但涉及人工智能的知识产权纠纷不断增多,涵盖著作权、专利、反不正当竞争等多个领域。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副院长杜长辉表示,法官将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发展,通过高质量裁判回应创新主体诉求,注重利益平衡,促进法律与技术融合。
论坛还围绕“知识产权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展开讨论,为知识产权如何更好地赋能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实践思路和解决方案。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