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亚洲论坛热议货币与金融稳定,中国货币政策立场明确
AI导读:
3月25日—28日,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热议货币与金融稳定。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与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斌阐述了货币政策、汇率调控等实践经验。中国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立场明确,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择机降准降息,保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3月25日—28日,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在全球经济高度互联的背景下,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的外溢效应尤为显著,全球经济正经历多重不确定性冲击,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应对挑战,也成为本次论坛热议的焦点话题。
在3月27日举行的“不稳定世界中寻找货币与金融稳定”分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与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斌围绕这一议题,详细阐述了中国在货币政策、汇率调控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引发广泛关注。
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国通过坚持“以我为主”的政策导向、完善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强化宏观审慎管理等举措,保持了中国经济更可持续、更高质量地发展。宣昌能强调,中国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立场是明确的,货币政策有足够空间,人民银行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以应对当前国内外环境正经历深刻变化带来的挑战。
货币政策适度宽松与结构优化
宣昌能在会上指出,近年来,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叠加地缘政治风险,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大放大收,对其他主要经济体构成严峻挑战。中国经济正处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面对这些挑战,中国货币政策执行面临更大考验。
综合内外因素,中国人民银行从政策立场、调控方式、政策工具和沟通机制四个方面不断完善货币政策框架,明确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体现了政策连续性,货币政策的状态是支持性的,总量上比较宽松。同时,人民银行正在逐步淡化数量型目标,转向更加注重发挥价格调控作用。
此外,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同时,结构也在持续优化。宣昌能表示,人民银行运用各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引导低成本资金直达科技领域,强化对科技创新的投入。
李斌同样提到,在2022年到2023年,美联储加息超过500个基点,中国央行下调了政策利率40个基点,还实施了较大力度的降息降准,有效支持了总需求的稳定增长。
人民币汇率弹性与基本稳定
在全球资本流动波动性加剧,汇率超调风险上升的背景下,人民币展现了极强的韧性。李斌指出,近年来中国持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形成机制,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增强,与主要新兴经济体的货币相比,人民币汇率既保持了一定弹性,又兼具稳定性。
针对汇率,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5年一季度例会再提“三个坚决”,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李斌在本次论坛上的发言也延续了这一表述,他指出,中国坚持底线思维,不断丰富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的工具箱,必要时果断采取逆周期调节措施,防范外汇市场自我强化形成“势能”,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在扩大开放、提升便利化的同时,防范风险、统筹发展与安全也不容忽视。李斌表示,近年来我国构建更加完备有效的外汇监管体系,严厉打击违法违规活动,稳步推进人民币的跨境使用,降低货币错配的风险。
强化区域经贸合作
在不稳定的世界中,货币与金融稳定既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全球治理的重要挑战。而强化区域经济合作,可以增强经济韧性,提升应对外部风险的能力。
李斌认为,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寻找货币稳定和金融稳定,离不开区域经贸和金融的合作。中国通过深化区域经贸合作,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例如与东盟五国签署货币互换协议,货物贸易项下人民币跨境收付比例接近30%,创历史新高,既推动了经贸联系,也有利于金融的稳定。
宣昌能同样强调,宏观环境尤其是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要求加强政策的沟通协调。总体来看,中国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立场是明确的,货币政策有足够空间,人民银行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加强利率政策执行和监督,持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李斌指出,外汇管理部门推进“更加便利、更加开放、更加安全”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扩大优质企业贸易外汇便利化政策覆盖面,目前已惠及2.5万家企业。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