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安徽省发布《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行动方案》,旨在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安徽汽车产业智能化进程,缩短整车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同时,将加快布局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场景,推进车载大模型、车载智能软硬件等研发产业化和装车应用。

《安徽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行动方案》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3月27日举行。该《行动方案》旨在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安徽汽车产业智能化进程,缩短整车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刘文峰表示,将支持企业利用AI与大数据技术,提升自动驾驶场景训练效率,加快推动高等级自动驾驶落地应用。

刘文峰还指出,将支持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高校院所等组建创新联合体,围绕智能驾驶体系等关键领域实施产业链协同攻关,推进车载大模型、车载智能软硬件等研发产业化和装车应用。同时,加快布局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场景,在重点城市、线路、区域开展示范应用。

《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安徽省人工智能将加速向实体经济和社会服务渗透,成为引领产业提质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到2030年,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发展将深度融合,成为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在卫生健康领域,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马勇表示,安徽正在开展医疗高质量数据资源建设,与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合作,研发行业领先的医疗场景大模型,打造一批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在全国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马勇还透露,安徽将加快推动省统筹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形成统一的卫生健康数据中心,为人工智能奠定数据基础。基于省级平台,对接星火医疗大模型和Deepseek一体化平台,支撑专病辅助诊断、医用机器人、药物研发等人工智能场景应用研发。

合肥在安徽省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合肥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张志表示,近三年合肥累计支持国家、省市科技攻关项目103项,已集聚人工智能上下游企业1078家,2024年人工智能产业总营收超千亿元。

在金融方面,张志表示,合肥大力实施“创投城市计划”,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基金丛林,创新金融产品,形成良好金融生态。在场景方面,合肥成立全国首个“场景创新公司”,发布人工智能机会场景清单,有力推动了人工智能新产品新技术就地应用。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关键词:人工智能、汽车产业、安徽、智能网联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