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率先启动AI假图治理,保障消费者权益
AI导读:
淘宝针对电商行业“货不对版”问题,率先启动AI假图治理行动,严厉打击利用AI假图欺骗消费者行为,保护原创商家和消费者权益。同时向全行业发出规范使用AI生成图片的倡议,确保商品信息真实。
加美颜滤镜的带货短视频、过度美化的种草笔记、AI合成的假商品图……近年来,“货不对版”已成为电商行业的顽疾。淘宝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累计拦截近10万张过度PS、AI夸大的假图。
3月27日,淘宝率先启动AI假图治理行动,严厉打击利用AI假图欺骗消费者、侵害原创品牌商家的行为,全力保护原创商家和消费者权益。同时,淘宝向全行业呼吁:规范AI图片使用,确保商品信息真实,共同治理AI假图现象。

淘宝天猫更新了“商品图片不失真”规则解读,明确将AI假图纳入治理范围。
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AI生成商品图被商家广泛应用。淘宝相关负责人介绍,平台将认定多种AI假图场景,包括商品材质或款式不符、效果失真夸大、场景失真等,上线识别模型,通过源头拦截、存量清理和标识提醒等措施全面治理AI假图。
在商品发布端,平台将实时检测并拦截失真图片,同时在商品详情页上线AI合成提示标识,保障消费者知情权。
AI假图,即利用AI技术合成的与实际商品显著不符的效果图,包括虚构商品效果、抄袭拼接原创款式、篡改商品材质或功能等。AI假图误导消费者,侵犯知情权,扰乱商家生态。
社交平台上,消费者对“AI照骗”的吐槽不断,原创商家也深受其害。不良商家利用AI技术低成本盗用商品图,仿冒爆款。有商家反映,即使通过肖像权投诉模特图被侵权,对方仍能利用AI换脸继续盗用,维权成本高昂。

网购中AI假图屡见不鲜。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源头治理AI作假。
淘宝强调,AI的发展应提升消费体验、促进原创、保护合法商家权益,而非成为违规获利的工具。跨平台盗图、山寨抄款等问题严峻,需全行业共同努力,规范AI图片使用,确保商品信息真实,让行业回归品质竞争。
今年,淘宝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击羊毛党、治理恶意店群、山寨商品等,推动电商行业健康发展。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