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仲量联行举办研讨会展望中国办公楼市场,预计2025年需求温和复苏,但供应压力犹存。新质生产力相关行业的崛起持续激发市场潜力,深圳等地办公楼市场具有扩充及升级潜力。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乔翔)3月27日,仲量联行举办“中国办公楼市场展望研讨会”,聚焦上海、北京、深圳三大关键市场,探讨新周期中的新趋势、新命题、新方法及新机遇。仲量联行预测,2025年中国办公楼市场需求将迎来温和复苏。

  “2025年,中国办公楼市场需求预计将温和回暖,但供应端压力依然存在。”仲量联行中国区研究部总监姚耀指出,除传统行业需求外,还应关注由人工智能、新消费、游戏、生命科学等行业催生的新企业需求,这些新势能将成为办公楼市场需求的新增长点。市场需求的‘固本拓新’是办公楼市场参与者重新寻找平衡点的关键。

  仲量联行数据显示,2024年上海甲级办公楼搬迁类租赁成交中,升级型需求占比高达74%。租户在搬迁时主要权衡成本效益与楼宇品质之间的平衡,其中‘租金更低、物业服务更优’在租赁决策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办公项目硬件设施不足将促使企业迁出,而‘配套设施和业主服务的提升’则能增强租户满意度。仲量联行数据还显示,2020至2024年间,上海办公楼市场中的金融服务、专业服务、科技互联网、制造贸易、零售和生命科学六大行业每年的新租需求占比均超85%。

  同时,北京办公楼市场进入深度竞争阶段,市场需求趋于平稳。数据显示,2024年北京甲级办公楼市场成交量同比上升31%。仲量联行华北区研究部董事纪明表示:‘在此市场格局下,低价策略有效激发了部分大面积租户的搬迁和升级意愿。此外,企业在选址时更看重租赁成本管理而非行业聚集度,这推动了选址范围的扩大和分散。尽管整体市场仍面临新增需求有限的挑战,但成交量的显著回升有效缓解了楼宇空置压力,并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市场信心。’

  从需求行业来看,新质生产力相关行业的崛起持续激发办公楼市场潜力。仲量联行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新质生产力企业在北京甲级办公楼市场中的承租面积占比已超过十分之一,其办公楼租赁成交量同比大幅增长106%,主要集中在望京、中关村、丽泽等区域。以人工智能、生命科学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相关企业商业化进程加速,带动了对优质办公空间的刚性需求扩张。

  粤港澳大湾区正由‘制造湾区’向‘创新湾区’转型,其中深圳以创新驱动实现了生态崛起与全球化突破。随着机电一体化、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合应用,智能制造、商贸流通等领域有望支撑深圳办公楼市场需求的长期稳定增长。

  仲量联行华南区研究部高级董事曾丽认为,目前,深圳产业新赛道企业的办公空间主要集中在非甲级办公楼和产业园楼宇。但截至2024年末,深圳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代表的科技互联网行业贡献了近四成的办公楼成交面积。预计随着产业新赛道业务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对海外市场拓展、产品线研发迭代、线上多元化品牌推广等需求的提升,未来深圳办公楼市场存在可观的扩充及升级潜力。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