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加速工程科技创新布局,打造全球高地
AI导读:
北京市在工程科技创新论坛上表示,将坚定不移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动在京科研机构承接更多国家重大工程科技创新任务,加速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布局,打造全球工程科技创新高地。
3月27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举办的平行论坛“工程科技创新论坛”上,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于英杰介绍,当今世界,工程科技创新已成为重塑全球格局的关键力量。北京坚定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工程科技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推动在京国家实验室、国际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大学、科技创新型企业等承接更多国家重大工程科技创新任务,加速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布局,以提升产业发展规模和水平。
面向未来,北京市将进一步强化政策集成,深化机制创新,优化资源配置,为战略科学家提供广阔舞台,促进跨国协同创新,打造全球工程科技创新的策源高地和融合典范,于英杰表示。
北京将持续提升优势产业发展能级,完善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产业的支持政策,推动集成电路重点项目产能提升,实施新一轮医药健康行动计划,打造国际医药创新高地。同时,在新能源整车及零部件等领域推进一批重大工程,聚焦绿色能源等重点产业,谋划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推动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在工业5G等领域,将实施一链一策,加快产业链延伸布局,发挥链主企业引领作用,促进产业集群的梯次发展。
此外,北京积极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建立投入增长机制,重点培育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生物制造、新材料、未来能源等20个前沿产业。加快6G实验室和创新产业集聚区建设,打造低空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先导区,完善首批10个创新基地功能,支持种子项目落地转化,培育更多科技创新型企业,强化应用场景引领,加速商业星座组网等试点示范,推动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成功举办。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