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正式发布,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AI导读:
工信部、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提出两步走发展目标,至2027年重点轻工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90%左右,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75%左右,形成一批数字化转型成果,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大河财立方消息】3月27日,工信部、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了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标志着我国轻工业正式迈入数字化转型的快车道。
该《实施方案》提出了两步走的发展目标:至2027年,重点轻工企业的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预计达到90%左右,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将达到75%左右,计划打造100个左右的典型场景,并培育60家左右的标杆企业,形成一批显著的数字化转型成果;至2030年,规模以上轻工企业将普遍实施数字化改造,形成“智改数转网联”的数字生态,行业整体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平将大幅提升。
为实现这些目标,《实施方案》部署了四大行动,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新模式新业态创新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及夯实基础支撑,共细化为15项具体措施。其中,对家电、家具、五金制品、电动自行车等细分领域加强了分类指导,鼓励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组织推广人工智能技术的场景化应用,特别是在智能制造、智能家居等领域。
轻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传统优势产业和民生产业,在稳增长、扩内需、促消费、惠民生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此次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的出台,旨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推动数字技术加快赋能轻工业发展,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
在重点任务方面,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行动鼓励企业建设数据管理平台,利用数据挖掘、知识图谱等技术提升数据价值,同时加快先进技术研发应用,如智能控制、人机交互等共性技术,以及智能装备和工业软件的推广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部署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化应用也是重点之一。
此外,新模式新业态创新应用行动将发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提升柔性化生产能力,并拓展服务化延伸模式。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则推动高端化跃升、智能化升级和绿色化转型。夯实基础支撑行动将强化标准引领,加强质量支撑,并培育创新载体。
在组织保障方面,将完善工作机制,促进交流合作,深化研究评价,并加强人才培养,以确保数字化转型的顺利实施。
(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