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禅城区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区委书记、区长等地方主官与民营企业家共商高质量发展与智能化趋势。会上强调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提出多项政策支持,助力企业转型升级。近三年禅城引进众多超亿元项目,经济增量显著。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赵晓晨实习生侯若琳佛山报道

  人工智能的崛起预示着制造业的变革,未来必将颠覆众多行业,传统制造业企业需及时拥抱数据化和智能化趋势,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推动高质量发展。

  “场景替代单子,生态替代行业,这是未来趋势。”

  结构性周期下,民营经济如何破局?近日,佛山市禅城区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区委书记严冰、区长盘石等地方主官与43位民营企业家共商对策。会上,地方主官按需施策,企业家结合形势行动,内容丰富。

  与会者一致认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科技创新,而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广东天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启超表示,企业上市后,持续思考技术创新,禅城良好的环境、政府支持及国资混改对企业发展积极助力。

  佛山市蓝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顺强调,人形机器人的兴起凸显创新氛围的重要性,建议选择优势行业突破,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他建议设立专项科研基金,鼓励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同时设立产业基金,助力企业技术改造和增资扩产。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另一核心,对佛山这样的传统制造业城市尤为重要。

  广东东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新明认为,传统制造业需及时拥抱数据化和智能化,以应对未来竞争。

  新明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德林分享了民营企业的责任与行动,禅城在政府引导下,投资建设数据化示范工厂,实现降本增效。

  区长盘石表示,禅城将以开放姿态促进连接融合,搭建开放平台,向民营企业开放资源,支持社会各界合作,汇聚发展力量。

  区委书记严冰强调,禅城将紧抓政策红利,争取资源,优化营商环境,保障企业权益,深化金融、外贸、法务赋能,支持民营企业。

  近三年,禅城引进超亿元项目263个,吸引10余家专精特新企业。2024年,禅城贡献佛山超四成经济增量。

  禅城深化用地改革,实施“三年千万”计划,打开产业发展空间,打造产业集聚区,形成数字经济、现代保险、文化创意等服务业集聚区。

  活动现场,禅城区经济发展企业智库成立,旨在汇聚多方资源,共促发展。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