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十项重大科技成果亮相,涉及科技前沿和赋能新技术。AI+医疗、AI+零售、AI+金融等领域创新应用已落地,开源成为推动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李雁争)3月27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十项重大科技成果惊艳亮相,彰显科技创新对产业升级的强劲推动力。

  这些科技成果不仅聚焦于科技前沿,还广泛涉及赋能各行各业的创新技术,凸显了科技创新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关键作用。亮点包括EAST首次实现千秒量级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60MW/600MWh液态空气储能示范项目、北京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的具身大模型机器人等,以及己二酸的生物制造关键技术和北京重大开源成果。

  观察这十项科技成果,不难发现,“AI+医疗”“AI+零售”“AI+金融”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已在产业中落地生根,展现出巨大潜力。在“AI+零售”领域,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携手合作伙伴推出了首个具身智能智慧药房解决方案,由Galbot机器人实现24小时无人值守运营;在“AI+医疗”领域,创新推出的AI儿科医生产品,整合了医院临床经验和先进AI技术,提供图文、语音、视频问诊及健康管理等服务。

  开源作为创新的协作模式,正成为全球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涵盖软件、硬件、芯片等多个领域。本次发布的重大成果中,北京重大开源项目尤为引人注目,包括全球首款纯电驱全尺寸拟人奔跑人形机器人平台“天工”、全球首个区块链软硬件技术体系“长安链”、理想整车操作系统、高性能RISC-V处理器核等,展示了开放创新生态的最新成就。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