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量联行展望中国办公楼市场:产业升级与新兴需求激发市场潜力
AI导读:
仲量联行展望中国办公楼市场,预计2025年需求温和复苏但供应压力存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赛道将重塑科创版图,激发办公楼市场需求新增长点。粤港澳大湾区正由制造湾区向创新湾区转型,产业新赛道蓬勃发展。
新华财经上海3月27日电(记者郑钧天)27日,知名跨国咨询机构仲量联行举行的“中国办公楼市场展望研讨会”提出,随着2025年中国经济校准“增长坐标”,新质生产力展露潜能,中国办公楼市场正锚定产业升级主航道,寻求转型窗口中的确定性机遇。
仲量联行中国区研究部总监姚耀预计,2025年中国办公楼市场需求将温和复苏,但供应压力依旧存在。以四个一线城市为例,今年甲级办公楼市场新增供应量预计在350万至390万平方米,净吸纳量约180万至220万平方米。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赛道将重塑科创版图,办公楼市场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迎来新一轮的机遇与挑战。除传统行业需求外,与人工智能、新消费、游戏、生命科学等行业衍生的‘新元’企业,将激发办公楼市场需求的新增长点。市场需求的‘固本拓新’是办公楼市场参与方重新锚定新平衡的关键。
仲量联行认为,随着上海经济规模突破5万亿元大关,产业转型升级趋势将持续为办公楼市场带来增量潜力,带动需求端温和复苏。仲量联行华东区研究部董事丁婷表示,上海办公楼市场在租金深度调整的环境中依然展现出市场韧性。
仲量联行数据显示,行业需求格局稳健,‘新元’需求快速释放,为上海办公楼市场复苏带来新机遇。上海办公楼市场行业需求中,金融服务、专业服务、科技互联网、制造贸易、零售和生命科学六大行业在2020至2024五年中,每年新租需求占比均超85%。前沿科技突破、产业升级转型和消费观念改变,让传统行业中引领需求增长的新兴元素悄然改变,并不断涌现出‘新元’需求,如人工智能相关、新消费、先进医疗等企业在2024年的租赁需求占比达30%,持续激发市场潜力。
仲量联行华北区研究部董事纪明指出,2024年北京甲级办公楼市场成交量同比上升31%,低价策略有效激发了部分在京大面积租户的搬迁和升级意愿。尽管整体市场面临新增需求受限挑战,但成交量的显著回升有效缓解了许多楼宇的空置压力,稳定了市场信心。
从需求行业看,新质生产力相关行业的崛起持续激活北京办公楼市场潜力。截至2024年末,新质生产力企业在北京甲级办公楼市场中的承租面积占比已超十分之一,办公楼租赁成交量同比大幅增长106%,主要聚集在望京、中关村、丽泽等区域。以人工智能、生命科学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相关企业商业化进程加速,带动对优质办公空间扩张的刚性需求。重点传统行业仍是北京办公楼市场主力需求来源,游戏、内资律所、资产管理、教育领域等细分赛道表现活跃,与新质生产力相关行业双轨并行,驱动市场需求向多元化和灵活化方向发展。
仲量联行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正由“制造湾区”向“创新湾区”转型,产业新赛道蓬勃发展,推动深圳办公楼市场蝶变。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应用,智能制造、商贸流通等领域有望支持深圳办公楼市场需求长期稳健增长。
仲量联行华南区研究部高级董事曾丽预计,截至2024年末,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代表的科技互联网行业贡献了深圳近四成的办公楼成交面积。伴随产业新赛道业务进一步发展,企业对海外市场拓展、产品线研发迭代、线上多元化品牌推广等方面需求提升,深圳未来存在扩充及升级办公空间的可观潜能。
仲量联行指出,总部大楼对深圳办公楼市场贡献日益显著。近三年来,深圳甲级办公楼年均净吸纳量约73万平方米,总部自建物业对净吸纳量的贡献约占50%。2025年新增供应中,深圳总部办公物业面积预计占比约八成。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