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人形机器人产业热潮涌动,上海机床厂凭借高精度丝杠磨床技术,订单量激增3倍。企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与新兴产业紧密合作,有望迎来营收翻番。

  本报讯 (记者吴丹璐 孟群舒)人形机器人产业热潮涌动,为上海传统工业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上海电气旗下上海机床厂有限公司,这家拥有70多年历史的老牌企业,近期订单量激增3倍。

  人形机器人的火爆,与这家老工业企业有何关联?答案就在机器人的关节里。人形机器人的灵活运动,离不开核心零件——行星滚柱丝杠。这种零件尺寸小、力矩大、响应快、承载强,对机器人动作的灵敏度、准确度和平稳性至关重要。

  每台人形机器人需配备十几个大小不一的丝杠,因此丝杠的产量直接影响人形机器人的量产速度。而决定丝杠产量的关键,正是丝杠磨床。上海机床厂新接的高精度磨床订单,正是用于磨削机器人丝杠。

  上海机床厂研发的200系列丝杠磨床,能加工多种丝杠,磨削精度达到国家标准最高等级P0级,即百纳米级精度,约为头发丝的千分之一。这一精度的磨床在全球领先,国内鲜有企业能及。凭借这一核心竞争力,上海机床厂成功抓住了人形机器人发展的机遇,今年200系列磨床单品销售额是过去3年总和的2倍。

  上海机床厂为何能抢占先机?总经理王宇表示:“虽然研发投入大、回报周期长,但国企有定力,有战略稳定性。”在国内机床行业曾陷入困境时,上海机床厂坚持转型升级,15年前就瞄准高精度丝杠副母机研发攻关,建成国家级技术中心和行业重点实验室。近年来,更是加大研发投入,与南京工艺装备制造公司等丝杠“专业户”共同成长。

  人形机器人的爆发,为上海机床厂带来了春天,也预示着更广阔的未来。若人形机器人年产量达百万台,将新增四五百台高精度丝杠磨床需求,市场潜力巨大。在新兴产业带动下,磨床等工业母机也迎来技术升级机遇。

  上海机床厂正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开发新产品,与更多新赛道企业合作。据测算,企业有望在2027年实现营收翻番,2030年迈上营收20亿元台阶。上海扎实的工业基础,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撑;而新兴产业的爆发,又为传统产业注入了升级动能。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