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新标准:禁止“零添加”表述,推动食品标签数字化
AI导读: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禁止在食品标签上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表述,并推广食品数字标签应用,提高消费者对营养标签的关注度。
北京商报讯(记者金朝力刘曼华)3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9项标准修改单,其中明确指出,禁止在食品标签上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表述。
本次发布的新标准中,与消费者日常选购食品紧密相关的两项新标准——关于食品标签的规定,均设定了2年的过渡期。随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实施,食品标签将强制标示致敏物质及日期等内容,标示方式也将迎来重要变革。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国际上率先推广食品数字标签的应用,食品标签正式步入数字化升级阶段。消费者仅凭手机等移动设备扫描食品标签上的二维码,即可轻松获取食品标签的详细信息。
此外,为避免误导消费者,新的预包装食品标签标准严格规定,不得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对食品配料进行特别强调。
此次标准修订还增加了其他补充信息。为提高消费者对营养标签的关注,企业可在正确、规范标示营养成分表后,采用图形、文字等方式对营养标签进行补充说明。例如,可用消费者熟知的油和盐替代脂肪和钠,用“卡”替代“千焦”,或引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宝塔图形和核心推荐条目来宣传合理膳食和“三减”理念。
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660项,涵盖2万多项指标,涉及全部340余种食品类别。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