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新标准,禁止预包装食品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旨在保护消费者权益,避免误导消费者,使其能更科学、自主地选择食品。

  红星资本局3月27日消息,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今天(27日)发布了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其中食品安全新标准明确提出,不允许再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对食品配料进行特别强调,此举旨在保护消费者权益。

  很多食品企业利用消费者追求“天然”、不喜欢食品添加剂的心理,采用“不添加”“零添加”等声称吸引消费者购买。为了避免这些声称对消费者的误导,新的预包装食品标签标准明确规定,不允许再使用上述用语。

  “不添加”只是对于生产过程的描述,与食品终产品中配料或成分的含量并不完全等同。消费者在购买时需理性看待。

  以某款“果汁饮料”举例,饮料的标签上写了“不添加蔗糖”,但其实蔗糖只是“糖”这个大家族中的一种,同时果汁中本身含有大量糖分,因此这类产品所声称的“不添加蔗糖”,绝不等于产品中不含有糖,容易误导公众。

  部分含糖饮料会使用“不添加甜味剂”的声称吸引消费者,却造成了消费者认为产品中没有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误解,这对消费者的正确认知产生了负面影响。

  更有产品会声称不添加某单一品种的食品添加剂,如不添加某一种甜味剂,实际使用了其他甜味剂作为代替,进一步加深了消费者的困惑。

  禁止预包装食品使用“零添加”“不添加”,是为了使消费者正确了解食品标签信息,更科学、更自主地选择食品,避免盲目关注宣传用语,忽略了产品真实属性,对食品安全和健康造成潜在风险。(央视新闻)

(文章来源:红星资本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