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论坛热议: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弥合数字鸿沟
AI导读: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上,多国专家、企业家围绕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推动社会公平、缩小发展差距,实现“科技向善”的愿景,从政策支持、企业创新、全球协作等视角给出了“破局之道”。
中新网博鳌3月26日电 (宫宏宇)在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弥合数字鸿沟已成为全球性的热议话题。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上,围绕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推动社会公平、缩小发展差距,实现“科技向善”的愿景,多国专家、企业家从政策支持、企业创新、全球协作等视角给出了“破局之道”。
国际合作推动数字成果共享成共识
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基金主任王晓军指出,人工智能(AI)的确为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许多新方案和思路,加速了国际发展,但数字鸿沟的存在也不容忽视。最不发达国家在数字技术发展上仍面临巨大鸿沟和困难。
为了真正推动数字科技成果平等惠及全球,加强国际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英国励讯集团公共事务总裁、爱思唯尔董事长池永硕表示,解决数字鸿沟问题不能依靠单一方案,需要各方合作,复制、拓展成功方案,构建整体生态系统,避免单一竞争。
王晓军提到,当前应积极帮助欠发达国家融入科技浪潮,从数字经济中受益。联合国已通过一项由中国倡导的推动发展中国家AI应用的决议,号召各方共同融资出资,加强AI能力建设。
此外,多位博鳌与会嘉宾还呼吁,AI企业应良性竞争,谋求共赢。伊朗总统府进步和发展中心主席阿哈扎德提到,ChatGPT和Deepseek等开源工具可以帮助开发新的算法和工具,推动开源创新。
政策引导与数字人才培养并重
芬兰前总理埃斯科·阿霍在论坛上强调,数字技术应用的本质在于人的理解与创新能力,应从教育体系改革、技能培训和政策支持三方面构建系统性的能力建设框架。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提到,香港去年已投入30亿港元专项补贴,支持本土AI研发和人才培养,提升超级计算能力。
柬埔寨商业部副国务秘书斯维娜丽结合柬埔寨的实践介绍,柬埔寨当前积极做好数字技能培训,建立支持性政策框架,旨在填补数字鸿沟,特别是商业人士和个人面临的数字鸿沟。她特别提到,柬埔寨重视女性数字素养,通过免税政策激励女性企业家参与数字经济。
除了专业人才培养,阿霍还呼吁关注老年群体的数字需求。企业和政府应考虑提供针对老年人的数字解决方案,更好地填补数字鸿沟。
与会专家强调,只有从国际合作、政策支持等多方发力,才能实现“不让任何人掉队”的数字未来。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