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亚洲论坛引领绿色低碳新风尚
AI导读:
博鳌亚洲论坛会场推出“零碳Bar”,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会场采用多种低碳技术,实现节能减排。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已完成从“近零碳”到“零碳”的关键跨越,为全球“零碳标准”提供“中国答案”。
新华社博鳌3月26日电(记者罗江、杨钰晨、王与点)喝完水的塑料瓶,还能兑换“碳币”?在博鳌亚洲论坛会场的“零碳Bar”,这一创新实践正引领绿色消费。选用海南优质咖啡豆,通过减少长途运输降低碳排放,再搭配阳光自然烘焙和“零碳牛奶”,一杯“低碳咖啡”就这样诞生了。此外,这里的点心和饮品包装也均采用可再生资源制作。

3月25日,博鳌亚洲论坛会场的“零碳吧”吸引了众多目光。新华社记者罗江摄
绿色低碳下午茶展示区更是处处彰显低碳理念。中远海运博鳌有限公司零碳工程师罗虎表示,咖啡机采用园区内的绿电,广告牌和包装盒也均使用可再生资源。这种低碳生活方式的推广,正是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所倡导的。

3月25日,工作人员在忙碌地为低碳“咖啡衫”印花。新华社记者罗江摄
更令人惊喜的是,咖啡渣和塑料瓶也能变废为宝。三杯咖啡的咖啡渣加上五个塑料瓶,就能制作出一件独特的衬衫。这种衬衫速干、防异味、防护紫外线且不易变形,真正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3月25日,用废弃塑料制作的钥匙扣成为新宠。新华社记者张丽芸摄
在博鳌,废弃塑料瓶的多元“重生之路”令人瞩目。除了兑换小礼品,塑料瓶瓶盖还能被粉碎、加热后塑造成钥匙扣、行李牌等多种造型,传递着环保理念。
绿色、低碳已成为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重要议题。从蓝图到实景,低碳科技遍布会场,源源不断供应绿能,实现减排。主要建筑安装太阳能光伏板,采用光储直柔系统储能,数字孪生平台实时监控能耗,AI调控空调温度,节能效果显著。

3月4日,博鳌亚洲论坛新闻中心的光伏屋顶引人注目。新华社记者张丽芸摄
2024年3月,“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启动运行,整合57项低碳技术,形成“八位一体”降碳布局。近日,示范区正式宣告完成从“近零碳”到“零碳”的关键跨越,实测数据显示,示范区建筑和基础设施用能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实现零碳。未来,示范区将把创建经验向广大热带地区推广,为全球“零碳标准”提供“中国答案”。
(文章来源:新华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