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发布的《2025年全国物流预警预测报告》显示,企业对2025年的经营情况总体持乐观态度,业务量预期增长的企业占比提高。物流服务领域增长强劲,运输价格预期波动不大,显示物流网络优化和供需平衡。同时,国际化业务预期增长,部分领域信心较强。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近日发布了《2025年全国物流预警预测报告》,该报告针对1000多家物流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数据显示,企业对2025年的经营情况总体持乐观态度,业务量预期增长的企业占比相较于去年四季度有所提升。

  从物流服务领域来看,多数领域的业务量预期增长企业占比相较于2024年四季度有所提高。除危化领域外,其他领域业务量预期增长的企业占比均突破了35%的大关。其中,电商、医药、农批领域的增长预期尤为强劲,占比超过50%,这反映出线上消费的持续渗透以及国内高附加值商品物流需求的不断攀升。在装备制造业与进出口贸易领域,预期业务量增长的企业占比相较于2024年四季度分别提升了11.5和11.1个百分点。

  在运输价格方面,约六成企业认为2025年的运输价格将环比持平。从不同业务类型来看,快递速运企业中预期运输价格增长的企业占比较高,达到了27.5%。同时,七成以上的企业认为2025年的仓储价格将整体保持稳定。

  综合来看,随着业务量预期增长企业占比的上升,运输价格的预期波动并不大,这表明我国国内运输网络正在进一步优化,物流干线效率较高,多式联运体系逐渐走向成熟,供需关系保持着良好的平衡。

  另外,在国际化经营方面,多数企业认为2025年的国际化业务将有所增长。其中,进出口贸易、装备制造业、餐饮连锁商超、电商与汽车零部件等领域的信心较强,国际化业务预期增长的企业占比均超过了3成,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增长预期也达到了4成。然而,煤炭、粮食、矿建等大宗领域的国际化经营预期则相对较弱。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