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兰州大学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团队成功研发出基于光动态调控的MOFs新材料,实现了复杂海水体系中铀的精准识别和高效提取,展现出在核能领域的应用潜力。相关研究已发表于《自然·通讯》。

  记者26日从兰州大学获悉,该校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团队近日成功研发出一种基于光动态调控的金属有机框架(MOFs)新材料,实现了复杂海水体系中铀的精准识别和高效提取,这一突破性成果在核能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相关研究已经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引起了广泛关注。

  据团队成员、兰州大学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教授潘多强介绍,铀钒物种之间的几何构型和尺寸差异为通过孔道限域策略实现铀的精准识别提供了理论基础。此外,MOFs材料凭借其可调节的内部孔结构和丰富的活性位点,为客体离子的识别和捕获提供了得天独厚的限域微环境。

  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动态响应的空间配位策略,将具有光异构化特性的二芳基乙烯(DAE)光开关巧妙引入至MOFs孔道结构之中。通过紫外—可见光的辐射调控,MOFs的孔径和配位环境得以动态调节,从而为铀的捕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精确约束条件。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