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助力楼市股市健康发展
AI导读:
今年货币政策在保持总量适度宽松的同时,在结构上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提出优化和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促进楼市股市健康发展,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支持。
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今年如何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更加有力支持实体经济、推动经济回升向好,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重申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同时,提出“优化和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提振消费以及民营、小微企业等的支持”,以期实现楼市股市的健康发展。
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下,今年货币政策在保持总量适度宽松的同时,在结构上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推动经济稳步增长。
重申适度宽松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这延续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适度宽松”的表述。
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强。在此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5年第一季度例会强调,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强逆周期调节,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大货币财政政策协同配合,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和物价处于合理水平。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提及了“四个平衡”,表明今年货币政策还是要兼顾多重目标,政策需要把握好合理的节奏与力度。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尽管年初至今未实施降准降息,但货币政策的主基调未发生任何变化。
结构性政策发力
在适度宽松的基调下,今年货币政策的结构性功能将继续得到充分发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优化和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促进楼市股市健康发展,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提振消费以及民营、小微企业等的支持。
2024年,人民银行创设了不少结构性工具,如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等。《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存续10项,再贷款余额6.3万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5年第一季度例会提出,有效落实好存续的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继续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相关部门可能研究出台针对消费金融等领域的支持性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合理调整消费信贷的实际利率和费率。
王青建议,接下来,科学运用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力支持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小微等领域。
操作仍有空间
当前,货币信贷调控应对未来不确定性仍有空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适时降准降息。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5年第一季度例会强调,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
潘功胜表示,目前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平均为6.6%,还有下行空间。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择机”强调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审慎评估,注重保留政策空间。
王青分析,“择机”意味着人民银行将会观察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再来启动降准降息。近年来货币政策工具箱不断丰富,结构性工具的效果也在持续显现。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5年第一季度例会强调,用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探索常态化的制度安排,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下一阶段,宏观经济政策将进一步强化逆周期调节,择机调整优化政策力度和节奏,着力提振消费、稳定预期。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