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西宁市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出台多项制度和办法,打造透明、高效、廉洁的政商互动模式。通过创新机制,提升政府服务能力,激发市场活力。西宁的营商环境优化工作已驶入“快车道”,纳税、获得电力等领域步入全国前列。

  青海省西宁市将优化营商环境列为“一把手”工程,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会,由市级领导亲自挂帅担任产业链“链长”,实行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包保制,确保“有呼必应、无事不扰”。同时,多次组织企业家座谈会,面对面、零距离倾听企业家对西宁发展的建议,并积极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各类困难和问题。随着一批知名企业的相继入驻,西宁的营商环境优化工作已驶入“快车道”。

  为了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制度基础,西宁市相继出台了《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实施办法》《西宁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西宁市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明确了政商交往的规范,加强了监督力度,建立了高效的企业服务机制,旨在打造透明、高效、廉洁的政商互动新模式,提升政府服务效能,为企业营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

  青海云天化国际化肥有限公司工艺副总工程师许志强表示:“我们主要生产氮肥和复合肥,政府在减碳增效项目上给予了我们大力的帮助和支持。”

  西宁市农林水务科工作人员李欲晓介绍:“企业提交申报资料后,无论资料是否齐全,我们都会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并派遣一线工作人员到企业实地核查,提出改进意见。这样企业就能更清楚地了解需要改进哪些设施、补交哪些资料,我们的柜台收到现场反馈后也会及时帮助企业办理审批手续。”

  西宁市创新推出“政企直通车”平台,企业可以通过该平台直接向政府反映问题,政府则会在规定时间内给予答复和解决。此外,西宁市还试点“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确保企业遇到困难时,相关部门能够第一时间响应并提供支持,进一步提升政府服务能力。

  南川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龙洲强调:“亲清政商关系是政府与企业健康交往的根本。在与企业接触过程中,我们要积极行动、靠前服务,在项目审批、政策扶持、要素保障等领域全力为企业排忧解难。同时,企业也应依法依规经营,秉持诚信理念,共同构建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关系。”

  西宁市要求政府工作人员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做到“亲”而有度、“清”而有为,并印发了《西宁市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为政府工作人员与企业的交往划定了明确的界限。

  青海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杜青华表示:“通过规范政商交往行为、净化政治生态、改善营商环境等系列制度建设,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不仅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激发市场活力,更是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西宁市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突破口,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市场活力。通过对标国内先进城市,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不断完善政策制度体系,纳税、获得电力等领域已步入全国前列。此外,西宁的不动产登记经验也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推广,其营商环境便利度已连续5年位居青海全省首位。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