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论坛探讨普惠包容全球化路径
AI导读: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探讨全球化进程中的挑战,强调科技发展是推动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提出通过国际合作实现产业链重构,推动普惠包容的全球化,并呼吁各国共同应对全球化面临的挑战。
中新社博鳌3月26日电(冯玲玲)当前,全球化进程面临逆流,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趋势增强,导致全球发展不平衡问题愈发严峻。26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实现普惠包容的全球化:路径与行动”圆桌论坛上,与会嘉宾深入探讨了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科技发展的步伐不会停歇,全球化亦不会因此而终止。”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原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在会上强调,科技进步是推动全球化的根本力量,而非个别国家的经济政策所能左右。充分利用新技术的潜力,并推动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与应用,是实现普惠包容全球化的核心。
龙永图进一步指出,跨国公司是推动全球化的重要力量。历史上,西方跨国公司在这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未来也应继续发挥其作用。同时,他呼吁发展中国家积极培育本土跨国公司,为全球化注入新的动力,推动构建新型全球化格局。
受部分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影响,全球产业链正经历深刻的结构性调整。龙永图认为,产业链重构是全球化发展的新形态,应通过国际合作实现优势互补,重建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体系,进而推动普惠包容的全球化。
会上,多位嘉宾指出,全球化并未停止或消失,而是呈现出新的变化。
泰国副总理兼外交部长敦·帕马威奈表示,未来的全球化之路将更加曲折复杂,其驱动力涉及经济、人口变化、新贸易规则及国际关系等多个方面。他强调,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对于推动普惠包容的全球化具有重要意义。
“过去30年的全球化如同一条直线前进的高速公路,各方携手并进。未来,这条道路或许将充满更多弯道,因为我们需要考虑更多的社会问题。”敦·帕马威奈如是说。
乌兹别克斯坦总统顾问乌穆尔扎科夫认为,全球化并未终结,而是正在向多极化、务实化的新形态转变,需要重塑国际合作原则。
乌穆尔扎科夫强调,要实现可持续的全球化,必须确保所有地区都能从中受益。他提出了三个关键原则:平等参与全球经济、消除贸易投资壁垒;尊重各国文化历史差异、实现多元发展;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贫困、粮食安全等全球挑战。
巴基斯坦财政部长穆罕默德·奥朗则布指出,当前全球化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不公正的贸易规则、市场准入障碍、金融不平等、债务危机、数字和技术鸿沟以及气候与环境责任不平等。他呼吁:“未来的全球化必须是包容且共享繁荣的,我们应立即采取行动。”
奥朗则布强调,实现公平的全球化需从贸易体系改革、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入手;同时改革全球金融架构、落实新的债务重组方案;发达国家应积极履行气候融资承诺、重视可再生能源合作、助力新兴市场转型。(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