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生态环境部表示将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健全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网络,全面反映生态环境质量,支撑精准科学治污,并聚焦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同时,AI技术、卫星遥感等科技手段将在监测中发挥更大作用。

  新华社北京3月26日电题:美丽中国哪儿美,监测数据告诉您——我国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新华社记者高敬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司长蒋火华26日表示,要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健全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网络,努力实现“美丽中国哪儿美,监测数据告诉您”。此举旨在通过科学监测,全面反映生态环境质量,支撑精准科学治污,并聚焦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

  在生态环境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蒋火华强调了健全一体化监测网络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十五五”期间国家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海洋等监测网络的布局规划。他表示,这将以更加科学、高效、一体化的网络,更好支撑美丽中国建设。

  具体而言,监测网络将全面反映生态环境质量,包括增设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地表水监测断面等。同时,将科学区分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聚焦人为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此外,还将更加注重群众身边的中小水体监测,让公众对监测数据更加可感可及。

  值得注意的是,AI技术、卫星遥感等一系列科技手段将在生态环境监测中发挥更大作用。蒋火华提到,Deepseek等新技术已在生态环境监测中得到初步应用,生态环境部将积极推进新技术应用,以更加智慧的监测守护绿水青山。

  卫星遥感监测作为现代化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优势。蒋火华表示,生态环境部已拥有7颗在轨卫星,构建起多星联动的生态环境卫星遥感监测体系。未来,将全面提升卫星遥感监测能力,探索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联动应用,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文章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