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布校外培训监管平台管理办法,加强全流程数智化监管
AI导读:
教育部近日印发《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应用管理办法》,旨在通过数智化手段加强校外培训全流程监管,提升监管效能,保障家长学生和各方合法权益。全国平台提供技术支撑,支持家长选课、支付、退费等操作,同时助力主管部门开展预收费监管等工作。
【大河财立方消息】近日,教育部印发《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应用管理办法》,聚焦更好地发挥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以下简称全国平台)服务社会、支撑监管的作用,着力保障家长学生和各方合法权益。此举旨在通过数智化手段,加强校外培训全流程监管,提升监管效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办法》明确了全国平台的功能定位,推进大规模应用。全国平台作为全国统一的校外培训公共服务平台,通过一网(官方网站)三端(家长端APP、机构端APP和管理端APP)为校外培训提供技术支撑。家长学生可通过全国平台选课、支付、退费、评价、投诉,维护自身权益。同时,培训机构也可直接入驻或系统接入全国平台,介绍、展示、售卖相关课程和服务。此外,主管部门依托全国平台开展预收费监管、风险预警、执法监督等工作,提升校外培训监管数智化水平。
《办法》还明确了相关方的职责权限,推动共商共建共享。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全国平台的建设优化和运行维护,完善相关政策及配套文件,制定统一技术标准。省、市、县主管部门则负责本区域内全国平台的推广应用,将线上线下培训机构全部纳入全国平台全流程监管。同时,银行等资金监管机构、相关应用方等按统一技术标准适配全国平台,实现数据互联互通。
全国平台设立专门服务团队,统筹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定期组织相关培训,负责处理各级各类用户技术接入等问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相关管理部门也提供相应人员服务,负责政策解读、培训机构管理、家长学生应用等方面的服务保障。此外,培训机构提供专门客服服务,各相关方共同提升全国平台的服务保障水平。
为落实国家资金监管要求,《办法》规定有关部门依托全国平台,会同资金监管机构建立培训机构信用监管体系,积极探索校外培训智能化监管新场景。同时,各有关主体及关联方应建立健全严格的信息安全制度,确保信息安全。
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负责人表示,全国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是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双减”意见》的重要举措。通过加强校外培训数字化、全流程管理服务,切实保障家长学生和各方切身利益。未来,教育部将继续优化全国平台功能,提升服务效能,久久为功支撑“双减”政策走深走实。
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负责人就《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应用管理办法》答记者问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相关文件精神,加强校外培训数字化、全流程管理服务,近日,教育部印发了《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应用管理办法》。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
(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