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中国南海完成2025年技术升级后的首次装备试验任务,下潜频次创纪录,关键部件国产化升级可靠性得到充分验证。技术升级后的“蛟龙”号将投入多项科考任务,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2025年2月27日至3月25日,自然资源部“深海一号”船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中国南海完成了2025年技术升级后的首次装备试验任务,标志着我国深海探测技术迈上新台阶。

  此次海试是在“蛟龙”号完成多项关键部件国产化升级后实施的,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一是“蛟龙”号下潜频次创纪录,在10天作业窗口期内共实施了14个潜次,连续9次实现“一拖二”作业,大幅提升了我国自主研制的载人深潜器总体下潜能力。二是验证了关键部件国产化升级的可靠性,包括高能量密度油浸锂电池组、国产直驱型低噪直流推进器等,为“蛟龙”号节能减耗、重要零部件国产化替代取得重要进展。

  本航次由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具体实施,旨在推动深海探测技术发展。技术升级后的“蛟龙”号将投入多项科考任务,包括自然资源部“全球深海典型生境计划”等,预计2025年下潜将超过80次,开创年度下潜数量新纪录。科学家们将利用这一“国之重器”,深化国际海洋合作,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来源:人民日报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