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聚焦民营企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
AI导读:
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暨“投资上海”活动周系列活动聚焦民营企业发展,上海市投促办主任张英强调民营企业对全市发展的关键作用,并推出多项措施推动民企发展。南虹桥民营企业总部集聚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等地成为企业首选地,上海良好的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支持,助力企业成长。
在2025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暨“投资上海”活动周系列活动——“相聚上海共促发展”民营企业投资推介会上,上海市投促办(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张英强调,上海民营企业数量众多、经济贡献巨大,覆盖领域广泛、创新实力强劲,对全市发展具有关键作用。针对民营企业需求,上海采取多项措施,推动民营企业蓬勃发展。一是充分利用综合成本优势,帮助企业充分利用上海优厚的政策工具,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二是发挥上海创新要素优势,进一步促进企业成长。三是发挥上海营商环境优势,加大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全程陪伴企业发展。

此次推介会上,与会嘉宾迫切期待邀约与推介。
南虹桥民营企业总部集聚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南虹桥是多重国家战略的核心承载区,中西交融、多元开放的国际化生态社区,总部企业云集的聚集地。目前,辖区内已有2.6万余家企业入驻,其中270多家为总部类企业。
“南虹桥政策叠加、人才密集、商务活跃,是企业总部的理想选择地。我们诚挚邀请各位企业家将管理总部、贸易总部、研发总部等入驻南虹桥,以南虹桥为新的起点,共同踏上迈向长三角、链接全中国、走向全球的新征程。”推介会上,南虹桥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彭秀峰发出热情邀约。
对于民企而言,上海是创新的沃土和产业集聚的战略高地。
“上海作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拥有完善的科研基础设施和开放的创新环境,吸引了众多高精尖、前沿事物以及新兴赛道的企业汇聚于此。”御风未来创始人兼CEO谢陵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研发中心落户张江高科技园区,正是看中了这里的“创新磁场”。作为上海科技创新的核心区域,张江聚集了高科技企业、科研机构、风险资本和创意资源,形成了技术交流与合作的生态网络。
谢陵指出,上海航空产业基础雄厚,不断吸引整机制造企业,包括无人机、eVTOL等领域的头部企业落户。同时,上海拥有完善的低空经济产业链,涵盖研发、制造、应用及服务等多个环节。
谢陵进一步表示,一方面,上海的新能源汽车和航空产业链为航空电动化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遇。另一方面,三电(电池、电机、电控)供应链以及特斯拉、上汽等龙头企业的技术溢出,使上海成为eVTOL创新的天然试验场。此外,上海还形成了“4小时产业圈”,即在4小时车程范围内,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企业能够解决所需配套零部件供应,形成高效协同的产业集群。
“最重要的是,政府从未因我们是小企业而在服务上打折扣,反而多次提供国际性展示平台,如进博会、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工博会、上交会等,让我们与头部企业同台竞技,打破了‘唯规模论’的资源分配逻辑。”谢陵表示,这些展示机会大多是政府免费提供或给予补贴。
谢陵直言,这是他首次参加全球投资促进大会,今年的大会不仅发布政策,还增设了企业圆桌会活动,倾听企业心声,体现了上海市政府对民营企业的关注和支持,“座谈会务实高效,现场提出问题,马上回应并指定专人对接落实”。
“相信在低空经济这个新赛道,上海大有可为。”谢陵充满信心。
月星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佐宏表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而上海良好的营商环境一直是企业发展的坚实后盾。上海已连续八年推出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今年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发布的“8.0行动方案”提出58项举措,特别强调“提升企业感受”,这为企业提供了敢闯敢干的信心。
“作为总部设在上海的企业,集团既是上海的建设者、见证者,更是受益者。环球港和月星家居的发展离不开上海的滋养。”丁佐宏进一步表示,“投资上海”全球招商服务平台强化精准招商、政策匹配和落地服务,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支持,极大提升了市场主体的投资信心。
在丁佐宏看来,上海在挖掘消费市场潜力、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文旅商融合发展、助力实体商业转型升级以及打造国际化消费场景等方面,都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和活力。
“产业创新是一场马拉松。在产业创新上,上海具有更强的定力和更深的眼光。”投促大会期间,上海钛米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晶表示,这样的场景在上海很常见,与他对上海营商环境的感受一致,“上海的营商环境,政府不仅扶持,更注重市场化配置资源,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这样的企业才能真正抵抗环境不确定性、具有强大生命力”。
潘晶指出,上海具备众多创新维度,政府视角宽广,注重为企业提供发展所需要素支持。以钛米机器人为例,初创时期急需融资,现阶段更关注产品推广和医院采购订单。政府已精准地将预算类投资向新质生产力倾斜。在上海,企业体验到的并非短暂扶持,而是持续全面的支持,政府在企业成长周期的每个关键环节都做好资源配置。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商业火箭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上海产业基础雄厚、政策优势突出、体制机制灵活,辐射效应显著,因此吸引集团公司在沪设立商业火箭公司。
“自公司筹建以来,得到了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上海市成立了服务商业火箭公司的工作专班,明确将商业火箭项目作为市级重大战略项目。”该负责人指出,公司成立后,上海市经信委和闵行区等积极协调解决公司运营中的问题,推动政策落地,并在体制机制、创新和产业扶持等方面给予指导和支持。
此次推介会上,静安区投促办与上海市江苏商会等多方共同签署“投资上海”合作备忘录,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拓展产业合作渠道、加强招商活动合作、组织商务对接、提供全方位企业服务等。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