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教育部公布《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应用管理办法》,通过一网三端为校外培训全流程监管和服务提供技术支撑,保障家长学生权益。全国平台展示合规课程,监管预收费,提供格式合同在线签订服务,推动校外培训市场健康发展。

  北京商报讯(记者方彬楠)3月26日,教育部公布《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应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旨在通过一网(官方网站)三端(家长端APP、机构端APP和管理端APP)为校外培训全流程监管和服务提供技术支撑,保障家长学生权益。

  《办法》要求培训机构入驻全国平台,真实准确全面填报信息并及时更新,预收费全额纳入监管,通过全国平台展示、售卖课程和服务,取得合规码牌,享受相应权益。家长学生可通过全国平台选课、支付、退费、评价、投诉。

  全国平台支持主管部门开展预收费监管、风险预警、执法监督等工作,提升校外培训监管数智化水平。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负责人表示,全国平台从合同、课程、资金等多个角度保障家长学生权益,提供格式合同在线签订服务。

  全国平台展示合规机构的培训课程,避开“黑机构”;定期开展校外培训材料抽查,确保育人导向和质量水平。在资金方面,全国平台监管预收费,支持家长学生按合同约定退费,上线“先学后付”功能,避免资金损失。

  全国平台构建严格的从业人员准入及查询机制,落实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入职查询和从业禁止制度。全国平台为家长学生、培训机构、主管部门免费提供相关服务和技术支撑,不收取任何费用。

  目前,全国平台家长端下载量超千万,浏览量达数亿次,家长学生权益得到切实保护,推动校外培训市场健康发展。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