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电联举办2025年经济形势与电力发展分析预测会,指出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就,电力消费增速攀升,新兴产业用电量保持强劲增长。同时,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用能问题成为关注焦点,建议推动其与绿色电力协同发展。中电联预计2025年全国电力供需将持续偏紧。

  每经3月26日电(记者周逸斐)3月26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举办2025年经济形势与电力发展分析预测会,聚焦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电联常务副理事长杨昆在大会现场指出,我国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就,电力消费增速攀升,新兴产业用电量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特别是“两新”政策拉动下,新兴产业用电量快速增长。2024年,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0.3%,远超制造业整体增长水平。同时,以AI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用电量也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初步估算,目前我国5G基站用电量已达1000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约1%,同比增长27.7%。

  记者注意到,生成式人工智能近年来发展迅速,普及应用加速。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政策研究室主任林卫斌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发展速度和应用规模的不断提升,用能问题可能成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构建政策协同机制,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与绿色电力协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林卫斌建议,应将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纳入能源电力发展规划考量,基于其发展趋势和空间特征,动态优化电力资源布局。同时,积极引导产业布局,鼓励生成式人工智能企业在清洁能源丰裕的地区进行异地部署。此外,通过政策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企业积极参与绿电、绿证交易,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提供可靠、绿色电力保障。

  杨昆强调,当前中国正处在加快能源转型升级、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电力需求将呈现“总量持续增长、结构深度调整、供需动态平衡”的特征。因此,电力行业需要超前谋划,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和安全。

  中电联预计,2025年全国统调最高用电负荷将达到15.5亿千瓦左右,创历史新高。同时,“十四五”以来,全国最大负荷累计增长迅速,而支撑电力保供的系统有效发电容量裕度趋紧。因此,“十五五”期间全国电力供需将持续偏紧,需要超前谋划兜底保障电源。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