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举办期间,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牵头主办的论坛邀请行业专家共同探讨分析国内大基地项目、分布式光伏市场开发建设等趋势。政策方面,新能源固定电价时代结束,光伏发电全面进入上网电价市场化新阶段。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于3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盛大举办。本届博览会亮点之一是“2025光伏市场发展论坛”,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牵头,汇聚行业研究机构、设计院、投资方及设备厂商等专家,共议国内大基地项目、分布式光伏市场开发建设、光伏参与电力市场机制等前沿趋势。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执行秘书长刘译阳指出,我国光伏产业虽持续增长,但内卷式恶性竞争问题依旧突出。协会正配合主管部门,力推行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层面,《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及《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发建设管理办法》的出台,标志着新能源固定电价时代的终结,我国光伏发电正式迈入上网电价市场化新纪元,全国统一电力大市场建设提速。目前,光伏已成为最便宜的新建电源,未来结合储能技术,有望与传统能源同质同价。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清洁能源研究院融合三处处长龙望成表示,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势头强劲,绿色直连、零碳园区等政策持续推动。高比例绿能园区凭借保供应、降成本、减碳排、增绿电等优势,备受瞩目。

  智汇光伏创始人王淑娟解析新政下国内分布式光伏市场的变革与机遇,指出规模、并网方式、接入条件及功能要求均有变化,未来应关注“源网荷储”“隔墙售电”等新模式。分布式光伏与能源转型结合,以“光储充”模式发展,综合实力强的公司将崭露头角。

  天合光能战略、产品与市场负责人张映斌介绍公司极端气候解决方案,采用“极御组件+智能跟踪”技术,已实现工厂预制、现场直用及快速安装,未来规模将扩大至5GW+,满足市场需求。

  阳光电源大客户解决方案总经理张敏认为,各区域电网特性与新能源发展水平差异大,构网技术需求各异。全球多地提出构网需求,推动行业发展。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郑华探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机制,指出应通过市场机制推动绿色发展。未来行业应关注细分市场需求,注重运营技术积累。

  国家能源集团光伏发电专业首席专家汤洋分析海上光伏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指出固定式海上光伏已实现大规模建设,但漂浮式技术尚不成熟。我国海上光伏产业处于起步阶段,需攻克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