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1至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多地政府出台政策措施,聚焦首发经济与人工智能+消费两大领域,力求激发市场潜力,推动消费提质升级。

  红星资本局3月26日消息,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1至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7万亿元,同比增长4%,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0.5个百分点。其中,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9%,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0.7个百分点。限额以上16类商品中,有14类商品零售额实现正增长,有11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速较上年全年由负转正或有所加快。消费市场的强劲表现预示着经济活力的持续释放。

  商品零售额是消费者市场活跃程度的重要指标。“我国消费市场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回升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今年的消费市场总体将继续呈现平稳发展态势。”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司长李刚在昨日商务部的扩消费专题发布会上表示,将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包括首发经济、国潮消费、“人工智能+消费”“IP+消费”等,努力将这些新热点转化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提振消费的大背景下,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多地政府纷纷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聚焦“首发经济”以及“人工智能+消费”两大领域,力求通过创新消费模式激发市场潜力。

首发经济助力产业链升级

  仅在3月,就有多个省市推出了鼓励“首发经济”的政策措施。例如,浙江省出台了《大力提振和扩大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支持首店、首发、首秀、首展活动;青岛则发布了《青岛市大力提振消费实施方案》,计划引入更多品牌首店,并对新品首发、品牌首秀等活动给予财政支持。银川市更是明确了具体的资金支持政策,对引进的品牌首店给予房屋装修、租赁补贴,对举办首发活动的企业给予资金扶持。

  首发经济之所以受到各地政府的青睐,是因为它不仅能迅速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还能增强城市的商业活力和吸引力,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以上海为例,2024年上海新增各类首店总数达到1269家,数量与质量均居全国首位,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支撑。

“AI+消费”引领消费新潮流

  除了首发经济外,“人工智能+消费”也成为多地政府提振消费的新引擎。在商务部的新闻发布会上,李刚司长明确表示将培育“人工智能+消费”,推动人工智能消费终端进千家万户、商业终端进千商万店。作为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核心,人工智能正深度重塑消费体系,创造新的消费场景和需求。

  多地政府积极响应,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深圳发布了《深圳市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提出要在多个领域推出人工智能终端产品和典型应用场景;江西则围绕“人工智能+消费”,探索虚拟现实技术在文旅、零售等领域的深度融合;辽宁、湖南、陕西等地也在文旅场景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游客体验。此外,山东、浙江等地也结合数字经济场景,推动“人工智能+消费”的发展。

  随着AI技术的不断成熟,“人工智能+消费”有望成为未来消费市场的重要增长点,为各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文章来源:红星资本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