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经济”引领消费新热潮
AI导读:
情绪经济正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创新产品如“放青松”摆件等受到年轻人追捧。据报告显示,为情绪价值和兴趣买单成为年轻人消费首要理由。然而,伴随情绪经济的兴起,对情绪消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监督、安全监管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新华社北京3月26日电 题:“情绪经济”打开消费新空间,引领消费热潮
新华社记者王秋韵、陈一帆、白佳丽
“放青松”摆件、“好运兰”绿植、“拒绝蕉绿”捏捏乐……在快节奏的生活下,这些创新产品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年轻人的床前和桌头,为年轻人提供情感陪伴,释放焦虑情绪。“为情绪买单”已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据咨询机构MobTech研究院发布的《情绪经济消费人群洞察报告(2024)》显示,2024年,年轻人消费的首要理由是为情绪价值和兴趣买单,占比超过40.1%。情绪经济正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在北京西单大悦城泡泡玛特门店内,顾客们纷纷询问《哪吒之魔童闹海》“天生羁绊系列”手办盲盒的货源情况。店员介绍,该盲盒单价69元,线上平台预售火爆,发货时间已排到几个月后。平台数据显示,该产品月销量突破10万。消费者表示,拆开盲盒的瞬间令人心情愉悦。

2025年2月25日,北京西单大悦城泡泡玛特门店内,店员正在介绍《哪吒之魔童闹海》“天生羁绊系列”手办盲盒。新华社记者王秋韵摄
情绪经济不仅在北京受到追捧,成都、杭州、长沙等地也涌现出众多情绪消费的新场景。在成都,天府红、天府国际动漫城里挤满了穿着各式二次元服装的年轻人;在杭州,限定版“西湖醋鱼”毛绒玩具成为热销产品;在长沙,万家丽广场的密室逃脱乐园深受年轻消费者喜爱。
南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管健指出,情绪消费是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受到情感驱动,追求产品带来的情感满足和心理慰藉的行为。情绪消费的实用性诉求不强,更看重商品所能提供的情绪价值和情感共鸣。
快节奏生活带来的压力、“宅”生活催生的情感需求以及“Z世代”独特的消费观念,共同推动了情绪消费的兴起。

2024年11月14日,广西南宁市一家“谷子店”内,顾客正在选购周边产品。新华社记者农冠斌摄
近年来,“AI心理陪伴师”“AI情感咨询师”等虚拟服务在网络上走红,为情绪消费增添了新的数字元素。这些服务便捷、私密,被网友称为“电子闺蜜”“电子伴侣”。
然而,伴随情绪经济的兴起,对情绪消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监督、安全监管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一些捏捏乐硅胶玩具存在质量问题,AI陪伴类产品存在隐私泄露风险,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为应对这些挑战,多地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市场监管总局印发《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福建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建议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清华大学教授沈阳建议建立AI陪伴等情绪消费相关产品的内容标准和审查机制。
(文章来源:新华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