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上海低空经济快速发展,得益于政策精准布局与产业生态协同。无人机表演成为常态,eVTOL研发领先全国。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发展动力,吸引资本与人才涌入。上海正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天空之城”,低空经济成为新增长点。

“大家都是冲着无人机表演来的。”

百架无人机组成的灯光矩阵在上海龙华直升机场徐徐升起,以徐汇滨江夜幕为天幕展出一场灯光视觉盛宴,无人机编队的灯光秀正成为龙华机场上方的常态化表演。无人机表演不仅吸引了大量观众,也标志着上海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

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上海探索尝试低空场景应用,低空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2024年8月,《上海市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发布,明确提出到2027年,打造上海低空经济产业创新高地、商业应用高地和运营服务高地,核心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以上,引领全球低空经济创新发展。同时,联合长三角城市建设全国首批低空省际通航城市,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天空之城”。

目前,中国从事“空中出租车”eVTOL研发并最早实现首飞的5家公司中,有4家诞生于上海,包括峰飞航空、时的科技、御风未来和沃兰特。上海凭借深厚的航空底蕴与前沿技术,在eVTOL的研发、制造与取证环节领先全国,展现出强大的创新实力。

政策赋能,“上海样本”激发低空经济新活力

上海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政策端的精准布局与产业生态的协同发力。政策扶持不仅降低了研发和运营成本,还吸引了更多资本与人才涌入。例如,金山区发布的政策措施中提到,对符合条件的低空经济项目给予最高1亿元的资金支持,促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政策红利正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实际动力,上海以“真金白银”打破外界对“高成本城市”的刻板印象。同时,政府还积极组织eVTOL主机厂和相关部门研讨,制定各类政策,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上海也在为低空经济注入多维度的资本动能。沃兰特、御风未来等多家低空经济企业完成了多轮融资,其中不乏上海国资背景的基金参与。此外,宁德时代等产业巨头也投资了上海的低空主机厂,进一步体现了产业对上海低空经济潜力的认可。

从大飞机产业集群到低空经济产业高地

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推动上海低空经济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凸显。上海拥有超过300家获得民航华东局批准的无人机通航企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同时,上海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产业优势,为低空经济布局提供了独特条件。

头部企业的差异化布局更凸显协同效应。峰飞航空、时的科技、御风未来等企业各自聚焦不同领域,共同推动上海低空经济技术创新发展。此外,大飞机产业的溢出效应也为低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长三角大飞机集群的形成与上海联合长三角城市建设全国首批低空省际通航城市相得益彰,有利于整合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资源,打造更具竞争力的航空产业生态。

场景革命:从“最后一公里”到“空中走廊”

上海的低空经济正以政策、产业、场景等多重优势,重塑城市空间的未来形态。从物流配送到旅游观光,上海正推动低空经济从技术验证迈向商业化落地。

上海各区在低空经济领域展现出独特优势,打造了多元且特色鲜明的低空场景。例如,金山区依托华东无人机基地开展海岛物流,宝山区引入直升机观光项目,浦东新区与崇明区启动直升机载客运行项目等。

随着低空产业进入商业化落地的关键阶段,上海的低空消费潜力将加速释放。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汇聚了众多世界级旅游景点,低空旅游的引入将为游客提供独特的空中游览体验,进一步提升上海的旅游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