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智算云产业实施意见,提出到2027年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意见强调扩大智算规模、优化智算调度与降低运营成本,培育战略型企业,设立算力基金。近期上海本地算力公司已率先布局,各大城市也密集出台发展规划。

  科创板日报》3月26日讯今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上海市关于促进智算云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2025-2027年)》(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到2027年,上海智算云产业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构建云边端协同、产业链完备的生态体系。

  在智算规模方面,意见设定了200EFLOPS的目标,其中自主可控算力占比需超过70%。首要任务是升级扩容智算基础设施,围绕浦东、金山、松江、临港和青浦等重点区域,部署智能算力,提升集群规模,鼓励智算云企业深度对接智算中心,整合存量智算芯片,升级资源纳管能力。

  意见还强调智算调度与智算设施运营的成本降低,通过优化跨国、跨地区智算资源分配机制,实现异构算力环境的统一调度、管理与运营,鼓励智算云企业接入本市智算调度平台,降低企业用网用算成本。

  此外,意见提出培育1-2家战略型企业和20家高成长企业,设立算力CVC基金,支持智算云企业通过股权并购、专业整合、多元化融资等方式增强软件技术研发和平台运营效能。同时,鼓励国内外优质智算云企业在沪扩大投资,并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给予优惠扶持和团队指导。

  据《科创板日报》不完全统计,近期上海本地算力公司已率先布局智算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应用及运营成本控制。例如,优刻得与数道智算达成智算中心战略合作,云赛智联参与“上海市智能算力资源统筹调度服务平台”生态合作联盟共建,城地香江子公司成为中国电信上海公司临港园区数据中心项目中标候选人之一。

  近期,各大城市密集出台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华泰证券研报指出,2025年是智算建设目标收官之年,国内算力需求蓬勃发展。政府将通过电价、税收补贴和国资牵头产业合作方建设智算中心等方式,推动AI基础设施产业发展。

  随着国内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景气度提升,预计数据中心配套设备将迎来业绩放量期,涉及柴油发电机、备用电池、EPS、配电柜、温控设备、冷水机组、变压器等产业链环节。东吴证券认为,在国内AI基建时代到来之际,算力租赁公司最先受益,订单已开始落地。

(文章来源:科创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