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农业农村部发布通知,计划于2025年组织约100家经营主体参与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优质主体(国优主体)培育工作,旨在提升农产品出口,至2030年期望培育出超50家年出口额超1亿美元的国优主体。

  人民网北京3月25日电(记者申佳平)据农业农村部官网消息,农业农村部日前发布通知,将开展2025年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优质主体(以下简称“国优主体”)培育工作。计划于2025年组织约100家经营主体参与培育;同时,将2021-2023年间建设的337家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主体中,符合条件的纳入新的国优主体培育计划。

  据悉,此次培育工作将聚焦各地特色优势农产品,涵盖生产、加工、贸易及外贸综合服务等关键环节,旨在培育一批高产业集聚度、高生产标准、高出口附加值、高品牌认可度及高综合服务水平的国优主体。至2030年,期望培育出超过50家年出口额超1亿美元的国优主体,及600家以上年出口额超1000万美元的国优主体,使国优主体每类产品年出口额占全国同类产品年出口总额的50%以上,推动全国农产品出口稳定增长。

  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透露,培育工作将采取三大措施。

  首先,加大扶持力度。针对优势区域、重点产业及关键环节,统筹资源和力量,进行分类指导与精准扶持,为国优主体提供资金、政策、服务等全方位支持。同时,推动财税、金融、保险、通关、贸易等稳外贸政策落实,加强农产品出口政策的协同与创新。鼓励金融机构创新融资模式,优化信贷条件,为国优主体提供高效信贷服务。

  其次,强化营销推介。组织国优主体以国家展团形式参加境外农产品展销会,利用国内知名农业展会及多双边经贸活动平台,开展专题促销对接,推介出口农产品,助力国优主体拓展市场、获取订单。并借助农民日报、人民网、抖音等媒体,播放宣传片,提升国优主体及出口产品的国际影响力。

  最后,优化公共服务。联合相关部门及商协会,为国优主体提供法规解读、品牌商事认证、海外商标注册及保护等服务,打造国际化农产品品牌。举办经验交流、观摩活动及专业培训,帮助主体熟悉国际标准、品牌营销及贸易纠纷维权等,提升其国际规则运用及跨国经营能力。同时,及时解决国优主体在农业贸易中遇到的问题,利用多双边贸易争端解决机制,保障产品贸易顺畅。

(文章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