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白酒行业为赢得年轻人青睐,纷纷尝试跨界营销、推广低度酒等。然而,真正能产生客群转化乃至收益的仍寥寥无几。数字化营销和沉浸式体验或成为白酒品牌实现年轻化转型的关键。

  一直想“年轻化”的白酒,如今迎来了一群真正感兴趣的年轻人。

  3月25日,在成都世纪城的全国糖酒会(下称“春糖”)现场,一群身着统一服装的年轻人成群结队地逛展。他们穿梭于各大名酒展台,围观企业拳头产品和知名产品,品鉴白酒,与企业员工交流。这些年轻人对白酒充满了好奇与兴奋,有人甚至分享起了对产品的独到见解。

  据悉,这些年轻人是光良酒业“大学生逛春糖”活动招募而来,南都湾财社-酒水新消费指数课题组记者注意到,参与此次活动的学生近千人,均来自成都当地高校。从春糖前的酒店展开始,这些年轻人就被光良酒业带到各个酒店展现场,了解和品尝各类香型的白酒。他们的反馈显示,大部分学生对白酒抱有“感兴趣”“愿意接受”的态度。

  长久以来,“爹味重”“难喝”“酒精度高”“拒绝酒桌文化”等负面标签一直贴在白酒身上,也让年轻人对白酒形成了“刻板印象”。为了赢得年轻人的青睐,酒企们不断尝试,如横向跨界、推广低度酒、通过社交媒体加强沟通等。然而,白酒要真正走进年轻人的“心”里,仍需持续探索。

  跨界营销,酒企试图“撬开”年轻人的心

  年轻人对白酒的偏好并不强,部分调查数据显示,在年轻人对酒类的选择中,白酒多次排名垫底。因此,白酒行业为了“撬开”年轻人的心,可谓绞尽脑汁。

  “投其所好”是目前白酒企业最常用的策略。例如,茅台、舍得酒业、古井贡酒等纷纷推出冰淇淋跨界产品;汾酒与丹麦巧克力品牌合作推出白酒酒心巧克力;泸州老窖推出“百调”酒粕美妆系列等。然而,这些跨界产品的市场表现并不尽如人意,部分产品甚至很快销声匿迹。

  随着“跨界风”逐渐降温,本届春糖期间,部分酒企开始尝试用年轻人喜爱的生活方式吸引他们。除了带大学生逛春糖外,泸州老窖窖主节也备受关注,其八大主题日活动试图吸引年轻人的参与,活动现场反馈积极。

  泸州老窖集团党委委员、副总裁李金表示:“当前,中国白酒行业已全面步入‘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时代,泸州老窖深刻认识到‘无场景无消费’,坚决践行消费创新行动,把拥抱消费者的热忱,落地到一场场诚意满满、极具创新精神的消费者营销活动上。”

  深耕年轻人,不能做成“短期营销”

  从各家酒企的动作来看,布局年轻化已成为当下行业的重要课题。然而,真正能产生客群转化乃至收益的,目前仍寥寥无几。

  业界分析认为,白酒年轻化的最终目的是要产生可持续收益。但从现有结果来看,酒企在年轻化方面更多局限在“自娱自乐”。例如,跨界联名等营销手段只能起到“博眼球”的作用,对公司未来是否收获年轻群体喜欢、是否提高收益等存在不确定性。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刘开宇指出,很多白酒品牌没有意识到品牌年轻化是系统性工程,只是当成了短期营销。他认为,酒企年轻化的误区包括将“年轻化”简化为产品形态改造、过度依赖短期流量营销、误判年轻消费场景等。

  为了打破认知壁垒,驱动白酒品牌实现年轻化转型,刘开宇建议采用数字化营销和沉浸式体验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精准数据洞察捕捉年轻消费者需求,以多维互动重塑文化共鸣。

  据南都湾财社报道,年轻群体尤其是Z世代消费偏于理性,除了实用性外,还看重商品“悦己”的要素。中国酒业协会也指出,年轻人消费低度酒多因“悦己”因素进行消费。

  因此,有行业分析人士认为,白酒跨界产品应更注重成为“年轻人的社交名片”,通过颜值、口感、品牌故事及产品饮用后的体感等方面满足年轻人的消费动机和欲望。

  本届春糖之后,白酒行业将如何继续深耕年轻群体?南都湾财社-酒水新消费指数课题组记者将持续关注。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