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阿里巴巴旗下平台1688宣布调整“仅退款”规则,淘宝、拼多多、快手等多家电商平台紧随其后。这一转向背后与电商平台面临的增速放缓压力及市场环境变化紧密相关。各大平台优化“仅退款”策略,为商家提供更大自主权,旨在平衡消费者与商家利益,打造良性电商生态。

  电商平台“仅退款”规则迎调整——多家平台细化优化规则

  近期,从3月下旬开始,阿里巴巴旗下平台1688率先宣布调整“仅退款”规则,淘宝、拼多多、快手等多家电商平台紧随其后,全面松绑这一售后政策,回应市场关切。

  这一转变背后有何原因?电商平台为何从纷纷效仿推出“仅退款”到如今渐次调整?如何营造健康的电商发展环境?本报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多家平台优化“仅退款”策略

  “仅退款”是指电商平台推出的一条售后规则,即买家在收到货后发现商品存在品质问题,如破损、与描述不符等,可申请“不退货仅退款”,平台主动介入处理,无需商家同意即可退款。

  该规则最初在某电商平台实施,随后多家大型电商平台跟进,一度成为电商平台争夺用户的焦点。然而,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多家电商平台开始对这一规则进行细化调整,优化“仅退款”策略,提升商家售后自主权,减少平台主动介入。

  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专家委员会专家李鸣涛表示,电商平台规则的调整与市场环境紧密相关,近年来电商平台面临增速放缓的压力,更倾向于消费者,但部分规则未达到预期目标,反而影响了平台生态,因此进入调整阶段。

  商家自主权扩大,减少损失

  “仅退款”规则的实施过程中,商家反应尤为激烈。不少商家遭遇了各种理由的“仅退款”申请,如快递刚发货客户便申请退款、商品轻微污渍申请退款等,导致商家钱货两空。商家在交易中丧失了话语权,难以接受这一规则。

  对此,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规划和财务司负责人王国伟指出,“仅退款”问题给平台内商户带来了很多苦恼,平台经济是一个生态系统,各方主体应互利共赢。为此,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约谈主要电商平台,提出具体整改要求,落实平台企业主体责任。

  约谈后,主要电商平台对“仅退款”规则进行了优化,为商家提供了更大自主权。例如,1688在处理商品品质问题交易纠纷时,将由平台买家信用体系判定账号诚信情况,符合条件的由平台出资补贴买家,商家无需承担相关费用。

  平衡消费者与商家利益,打造良性生态

  对于“仅退款”条款,消费者态度复杂。一方面,在商品严重损坏等情况下,“仅退款”可以高效解决售后问题;另一方面,单方面“仅退款”操作可能引发与商家的争议。

  如何在保护消费者权益与商家利益之间找到平衡?李鸣涛认为,平台需要更多主动作为,既要保护好消费者权益,又要维护商家利益,实现生态共赢。目前,多家平台在商家权益保护上更进一步,如淘宝账号诚信体系升级,拼多多成立“商家权益保护委员会”等。

  随着国家大力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消费转暖趋势明显,电商平台面临更好的成长空间。此时,平台需要与商家协同发力,打造一个更加良性的生态。长远来看,电商平台应注重差异化发展,服务好消费者和商家,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报记者 李婕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3月26日第 11 版)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