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3月25日晚至26日,上海港完成了“长江首单”保税LNG“船-船”同步加注,标志着上海港已具备LNG燃料加注全覆盖能力。此举将推动沿海LNG加注、“海进江”运输业务协同发展,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

3月25日晚至26日早晨,在上海港外高桥港区海通码头,上港集团能源公司为远海汽车船“文景口”轮进行了液化天然气(LNG)加注作业,这是“长江首单”保税LNG“船-船”同步加注,预计加注LNG约2400立方米。作业流程严格遵循国际标准和环保要求,展现了上海港在LNG加注技术上的领先地位。

在航运业绿色化转型的大背景下,这一举措成为上海港打造绿色能源加注中心的重要里程碑。上港集团能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罗文斌表示,这标志着上海港已具备LNG燃料加注全覆盖能力,将为推动沿海LNG加注、“海进江”运输业务协同发展、长三角及长江流域LNG运输加注业务发挥示范作用,从而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竞争力。

上海港全港将实现LNG常态化加注,随着LNG、绿色甲醇等替代能源的兴起,绿色能源“一站式”加注服务将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一项核心竞争力。

2022年3月,我国首单国际航行船舶保税LNG加注服务在洋山港顺利完成,上海港成为全国首个、全球第三个拥有“船-船”同步加注保税LNG服务能力的大型港口。截至目前,上海港累计已完成国际航行船舶保税LNG加注173艘次,加注量达100万立方米。2024年,LNG加注量同比增长超74.95%。

《上海市推动国际航运燃料绿色转型工作方案》明确,将推动LNG加注许可由洋山港区扩围至上海港全港。外高桥水域主要停靠近洋航线船舶,对LNG燃料加注有更多需求。此次加注的“文景口”轮是中远海运汽车船队最大的新能源船型,满载商品车从中国上海出发驶向欧洲主要港口。

广州远海汽车船运输有限公司港口船长杨光凯表示,以往LNG双燃料汽车滚装船需两次停靠上海港,此次一站完成装货和加注作业,船期可节省约36小时,提高船舶运营效率。

罗文斌表示,接下来还将推动吴淞港区游轮码头和罗泾港区LNG加注,提升上海港清洁能源补给服务能级,也为长江沿线港口LNG加注起到示范作用。长江流域拥有众多港口与密集的航线网络,随着LNG加注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将吸引更多船舶采用LNG燃料,优化长三角及长江流域绿色航运发展格局。

去年,上海港成为全球首个年吞吐量超过5000万标箱的港口,在绿色低碳赛道上抢先布局。上海有望在这方面形成先发优势,吸引国际船东选择上海港作为能源补给母港,帮助上海港进一步集聚航线资源、提升吞吐量。

在绿色甲醇方面,上海港已完成大型集装箱船绿色甲醇燃料船对船同步加注作业的“中国首单”,成为全球少数同时具备LNG、绿色甲醇“船-船”同步加注能力的港口。上海港近期还将落地首单为国际航行船舶加注国产绿色甲醇业务,提升中国港口加注服务能力。

根据《上海市推动国际航运燃料绿色转型工作方案》,到2030年,上海港保税LNG加注能力将达到百万立方米(液态)级,绿色甲醇、绿氨加注能力达到百万吨级。上海港将打造清洁能源资源池,不断完善多元化绿色燃料加注服务体系和加注基础设施,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能级提升及全球港航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