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务总局发布涉税中介管理新规,强化行业监管
AI导读:
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发布《涉税专业服务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管理范围等内容,旨在加强对涉税中介的监管。新规曝光了多起涉税中介违法案件,强调自律与他律的重要性,提出建立健全信用管理机制,促进涉税中介依法诚信执业,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涉税专业服务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明确了管理范围、管理与服务、监督检查、处理与处罚等内容,并以部门规章形式公布施行,标志着对涉税中介的管理迈出了更加有力有效的一步。
涉税中介作为纳税申报代办、一般税务咨询、专业税务顾问等业务的主要提供者,是连接税企的重要桥梁。近年来,我国涉税服务业蓬勃发展,众多专业机构为纳税人提供了个性化服务,在推动税费改革政策落地、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普及税费知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行业内部竞争激烈,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监管难度大,导致部分机构及个人违法牟利。
税务部门近期曝光了六起涉税中介税收违法典型案件,涉及违法策划帮助代理企业偷逃税款、变造国家机关证明文件办理清税业务、虚开增值税发票等行为。这些案件反映出涉税中介违法违规行为具有连带性,如中介与代理企业合谋逃税,或与个别税务干部勾结骗取税款,严重影响税收秩序,带来风险隐患。新规的出台,旨在强化涉税中介的守法意识,打造行业诚信品牌。
自律对于涉税中介至关重要。从业人员需有长远眼光,认识到诚信守法是竞争的基础,也是实现长远发展的智慧选择。随着财税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企业对涉税服务的需求日益多元化,更加数智化、便利化的服务场景成为趋势。依法诚信执业,聚焦主业正道,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他律同样必不可少。中办、国办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提出加强对涉税中介的执业监管和行业监管。此次《管理办法》与相关税务规范性文件相衔接,形成了完备的涉税专业服务管理制度体系。加强部门、地方、行业协会等多方协同,提升管理效能,加大信息共享力度,畅通投诉渠道,是提升涉税中介服务质量的关键。
《管理办法》提出建立健全以实名制管理为基础的“信用+风险”管理机制,信用奖惩是促进涉税中介依法诚信执业的重要方法。各地可结合实际完善信用积分管理机制,设立信用“红黑榜”并对外公示,创新守信激励举措,激发涉税中介在诚信守法、优化纳税服务等方面的自驱力,推动形成更加健康的行业生态。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