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消费新引擎:挖掘下沉市场潜力,打造消费增长新蓝海
AI导读:
我国县域常住人口已近7.5亿,市场容量和消费潜力巨大。近年来,县域消费持续扩容,成为拉动我国消费增长的新蓝海。然而,县域消费发展仍面临几大难题。建议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通过多渠道增加收入,多维度丰富供给,多方位优化场景,打造消费新引擎。
我国县域常住人口已近7.5亿,市场容量和消费潜力巨大。近年来,我国市场加速“下沉”,县域消费持续“向上”,2024年县乡消费品零售额占全国比重提升至38.8%,乡村消费增速比城镇快0.9个百分点。大力提振消费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建议把握消费新趋势,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通过多渠道增加收入,多维度丰富供给,多方位优化场景,加快完善能消费、想消费、敢消费的政策环境,培育县域消费新引擎。
县域成为拉动我国消费增长的“新蓝海”
县域消费持续扩容,全国占比稳步提升。近年来,我国城乡发展差距持续缩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增速均高于城镇居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4年,县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国的比重从36.8%提升至38.8%。麦肯锡公司预测,到2030年我国超过66%的个人消费增长来自下沉市场,成为经济新引擎。
县域消费结构提档升级,需求趋于多样化。县域消费加快升级,从生存型消费转向发展型消费,从实物消费转向服务消费,从“重产品”转向“重品牌”。京东数据显示,2025年春节期间县域农村市场电煮锅、三明治机/早餐机销量分别同比增长超10倍、8.6倍。旅游消费呈现“小城热”和“反向旅游”倾向,去哪儿大数据显示,2025年春节期间县城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四成,高星级酒店预订同比翻番。
县域新兴消费主体崛起,回流青年消费活跃。麦可思2024年就业蓝皮书显示,2023届本科生、高职生县域就业比例分别为27%、29%,较2019届分别提高6个、7个百分点。县域26至35岁的回流青年“有钱、有闲、房贷少”,成为引爆消费的主力。
县域消费业态加速变革,即时零售、在线消费快速增长。美团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县域即时零售消费订单占全国的比重从21.6%升至25.3%。商务大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6.4%,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5.8%,展现县域消费活力。
县域消费发展面临几大难题
第一,增量消费多、人均消费少。2023年,县域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为市辖区的77.1%。城市群、都市圈范围内县域消费规模高于圈群外县域,四大板块梯度差异明显。
第二,商品消费多、服务消费少。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商品消费支出较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高19.4个百分点。县域消费大数据显示,增长活跃的主要是零食、餐饮、日用百货等领域,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服务消费仍不旺盛。
第三,基础消费多、优质消费少。县域居民更多追求高性价比的必需品。智能家电、绿色家居等优质商品和服务供给不足。
第四,传统商超多、现代商圈少。县域商业网点数量较少、规模较小、分布零散,消费场景单一,服务能力相对落后。
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打造消费新引擎
首先,多渠道增加县域居民收入,夯实“能消费”基础。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结合潜力地区城镇化水平提升行动,多渠道增加就业创业机会。
其次,多维度丰富优质商品和服务供给,激发“想消费”欲望。数字化赋能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增加优质商品供应。引导文旅体、教育医疗、养老托育、商贸物流等服务业态集聚,支持家政服务向县域下沉。
再次,多方位营造便捷舒适放心消费场景,释放“敢消费”潜力。深入推进商业“领跑县”培育行动,完善农村邮政网点、供销社、合作社等功能集合网点,打造一批县域消费新场景。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