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订《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6月施行,护航中小企业资金安全
AI导读:
新修订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将于6月1日正式施行,为中小企业资金安全保驾护航。条例明确了大型企业支付期限,禁止采用“背靠背”条款,并设立“法律责任”专章,强化法律责任,为中小企业筑起公平防线。同时,加强执法监督,确保政策落实到位,为优化市场环境奠定坚实基础。
广州日报评论员杨博
国家再度出手,力挺中小企业,修订后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简称《条例》)将于6月1日正式施行,为中小企业资金安全保驾护航。
中小企业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因经济实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弱而面临困境。尤其在账款拖欠问题上,成为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有的企业因订单不足而忧虑,有的则因订单过多而资金链紧张。产业链紧密相连,若中小企业得不到充分保护,将影响整个产业链的稳定运行。新修订的《条例》为中小企业讨债难问题提供了法律武器,是良法善治的关键一步,为优化市场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执法力度上,《条例》更为严格。明确了大型企业应在货物、工程、服务交付后60日内支付款项,并禁止采用“背靠背”条款限制中小企业权利。同时,《条例》还设立了“法律责任”专章,对违法企业进行处罚,保障中小企业权益。这些规定有效规范了支付行为,强化了法律责任,为中小企业筑起公平防线。此外,《条例》还加强了执法监督,明确职责分工,强化协同治理,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良法善治不仅在于法律制度的完善,更在于严格执行。落实《条例》要求,需多措并举,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如完善支付信息披露、投诉处理与失信惩戒机制,为中小企业提供长效保障。同时,全面提升公共法律服务,加强行业自律管理,为中小企业追讨欠款提供及时帮助。
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是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的重要目的。这不仅是解决企业困境的必要之举,更是打造稳定、公平、透明营商环境的务实之策。未来,应大力倡导契约精神,规范涉企执法与监管行为,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融通创新,保障各类市场主体的平等地位。
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保障中小企业权益,就是保障中国经济的未来。以落实《条例》为契机,加强清欠工作,助力中小企业轻装上阵,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