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政府工作报告将提振消费列为2025年重点任务,多部门出台务实举措促进消费增长。商务部等加强协同联动,释放商品消费潜力,促进汽车消费,同时加快健全服务消费政策措施体系,推动文化、旅游等领域消费。技术创新和“IP+消费”成为新热点。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2025年各项重点任务之首,明确提出“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3月中旬,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近期,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文化和旅游部等多部门加强协同联动,出台务实举措,加快形成促进消费增长的强大政策合力。3月25日,商务部召开扩消费专题新闻发布会,详细介绍扩消费有关政策。

释放商品消费潜力,是稳住消费基本盘的关键。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实现“加力扩围”,大幅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并新增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扩大汽车报废更新旧车范围;家电以旧换新产品从8+N增至12+N;鼓励地方以装修合同为依据开展补贴。政策效果已初步显现,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3月24日,全国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超150万份,家电以旧换新产品超2800万台,数码产品购新补贴申请量达5600多万件。

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李刚在发布会上表示,商务部将继续抓好政策落地,优化便民服务,畅通回收链条。促进汽车消费是扩大商品消费的重点,商务部正加紧编制试点工作方案,全面激发汽车消费市场活力。

服务消费持续扩大,为消费市场回升提供支撑。1至2月,全国服务零售额增速快于商品零售额。商务部表示,今年将加快健全服务消费政策措施体系,推动扩大服务消费。针对“一老一小”、家政服务等领域优质供给不足,商务部将推动服务消费领域改革开放创新,扩大多元化服务供给。

文化、旅游、体育等领域蕴藏巨大消费潜力。近期,9单位发布增开银发旅游列车行动计划,推动铁路与旅游融合发展。同时,商务部将加强数字消费创新场景培育,探索线上线下联动消费模式,打造沉浸式、体验式消费场景。

“IP+消费”成为年轻人消费热点。商务部将畅通IP授权、商品开发、营销推广全链条,鼓励外贸企业发展自主品牌。技术创新也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关键,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将促进新型消费加快发展,包括“人工智能+消费”,使前沿科技成果惠及更多消费者。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