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博鳌亚洲论坛发布报告称,亚洲经济体2025年多数处于财政扩张区间。IMF数据显示,预计多数亚洲经济体存在财政赤字,中国财政赤字率预计上升。财政部表示,2025年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主要体现在提高赤字率、扩大债务规模、保障重点支出和提高资金效益。政府还将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助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3月25日,博鳌亚洲论坛发布报告,揭示亚洲经济体2025年多数处于财政扩张区间。IMF数据显示,44个有数据的亚洲经济体中,预计36个在2025年将存在财政赤字,其中20个经济体的财政赤字率相比2024年将有所上升。

从全球视角来看,中国的财政赤字率在2024年和2025年预计分别为7.4%和7.6%,财政扩张力度在东亚经济体中排名靠前,仅次于东帝汶和文莱。这一趋势显示出中国财政政策的积极姿态。

中国财政部强调,2025年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主要体现在四方面:一是提高赤字率,扩大财政总支出,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为经济回暖提供支撑;二是扩大债务规模,安排更大规模的政府债券,支持稳增长、调结构,特别是通过扩大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支持“两重”项目和“两新”政策实施;三是保障重点支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的力度,如提高养老金和医保补助标准,支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四是提高资金效益,注重目标导向和绩效导向,加快资金拨付,确保财政资金的高效使用。

此外,2025年中国政府还将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提升政策组合效应和乘数效应,通过公共资金带动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本投资,恢复市场信心,助力扩大内需和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