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围绕“全面释放发展动能,共促全球经济稳定增长”展开研讨。多位学者指出,中国经济需采取大胆行动推动发展,提振消费成为热点。专家强调深化收入分配改革、推进结构性改革,提高工资收入占比,增进民生福祉。

3月23日—24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吸引了近千位中外贵宾,围绕“全面释放发展动能,共促全球经济稳定增长”的话题展开研讨。在当前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如何稳增长、激活发展新动能成为热议焦点。

谈及全球经济形势,多位学者指出,当前中国经济需要采取大胆行动推动发展,并注重惠民生,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才可持续。提振消费作为今年经济的“头号任务”,被专家们频频提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还专门设置了“提振消费与扩大内需”的专题研讨会。

研讨会现场。

提振消费非应急之策,需深化收入分配改革

据了解,中国当前面临需求不足,尤其是消费不足的问题。与国际比较,中国居民实际最终消费占GDP比重较低。消费不足的问题已存在多年,如今成为中国经济“卡脖子”的短板。对此,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强调,提振消费不是一时的应急之策,而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支撑,需深化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改革。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吸引了众多外企高管、外国学者参加。

提高工资收入占比,推进结构性改革

提振消费关键在增收,提高工资和家庭收入在GDP的占比成为共识。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呼吁提高这一占比。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方首席顾问刘世锦提出,推进结构性改革,解决体制性结构性问题,使低收入阶层增加消费能力,重点是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社保、养老等发展型服务消费。

专家建议增发国债增进民生福祉

多位专家指出,提振消费是惠及民生的长期工程。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分享了两个投资于人的实例,强调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性。他建议中央财政出资扩大民生支出,当前中央政府债务所占GDP比重较低,有提高公共债务的潜力。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关键词:提振消费、收入分配改革、结构性改革、民生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