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多领域迎来新机遇
AI导读:
政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张国清强调加强市场监管,商务部提升离境退税政策效果,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速,国家卫健委研究提出完善生育支持措施建议。同时,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发布重磅消息,多家银行上调互联网消费贷款额度上限,市场传言山东两家券商合并预期渐近。此外,多家公司发布重要动态,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举行,商务部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上海持续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1、新华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近日调研平台企业,强调法治监管、信用监管、智慧监管,提升市场监管效能,维护群众利益。这一举措有望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2、人民财讯:商务部计划提升离境退税政策效果,增加退税商店数量,优化退税服务,扩大入境消费。这将便利境外旅客在华购物,提升入境消费,促进旅游经济回暖。
3、中国证券报:国务院国资委表示,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将进一步提速,场景应用落地、智算供给筑牢根基、数据共建稳步推进、模型能力持续提升。这将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助力产业升级。
4、人民财讯:国家卫健委发布通知,开展人口高质量发展研究揭榜攻关活动,分析生育医疗服务等支持措施现状,研究提出完善生育支持措施建议。这一举措旨在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5、央视新闻:“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在广州正式启动建设,探索生命奥秘,打造研究人类发育、疾病、衰老的国之重器。这将有助于生命科学研究取得新突破。
6、科创板日报: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上,发布了上海2025重点产业布局图、2个500亿级基金等重磅消息。这些举措将助力上海产业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7、界面新闻:阿里巴巴集团主席蔡崇信表示,看到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建设出现泡沫苗头。这提醒市场需关注AI数据中心建设风险,理性投资。
8、中国新闻网:杭州宇树科技CEO表示,人形机器人发展在工业端会更快,家用会更慢。目前具体时间难以预估,但人形机器人发展仍是未来趋势。
9、界面新闻:多家银行上调互联网消费贷款额度上限,部分产品最高额增至30万元。这一调整旨在响应消费金融新政要求,优化银行产品结构。
10、上海证券报:市场传言山东两家券商合并预期渐近,但中泰证券表示并不知情。这反映了券商合并传闻对市场的潜在影响。
1、证券时报网:国家军民融合产业投资基金二期成立,注册资本596亿元。这将推动军工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
据统计,多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现身国家军民融合产业投资基金,市场表现亮眼。这显示了军民融合投资的潜力。
2、证券时报网:可控核聚变项目招标加速,聚变新能、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所等公司密集招标。这标志着可控核聚变技术正在加速发展,有望在未来几年进入商业化落地阶段。
公司动态:
1、恒瑞医药:与默沙东达成协议,将脂蛋白(a)口服小分子项目有偿许可给默沙东,有望获得高额里程碑付款。这将助力恒瑞医药国际化发展。
2、招商银行: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0.48%,净利润同比增长1.22%,拟每股现金分红2元。这显示了招商银行稳健经营的能力。
3、中国电信:2024年公司经营收入同比增长3.1%,净利润同比增长8.4%。这体现了中国电信业绩增长的稳健性。
4、红宝丽:环氧丙烷综合技术改造项目预计2025年底进入试生产阶段。这将提升红宝丽的生产能力。
5、大洋电机:设立前瞻技术研究项目——人形机器人电机项目。这显示了大洋电机在前沿技术领域的布局。
6、瑞松科技:购买松下高精高速并联机器人项目相关资产,以开拓高精高速机器人市场业务。这将助力瑞松科技市场拓展。
7、润禾材料:计划在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项目公司,实施建设高端有机硅新材料项目。这将推动润禾材料产业升级。
8、飞龙股份:收到某国际知名汽车零部件公司的《项目定点协议》,成为其新能源热管理部件产品供应商。这将助力飞龙股份国际合作。
9、长光华芯:积极参与到国内外可控激光核聚变发电相关项目中,开发了相应的产品。这显示了长光华芯在新能源技术领域的实力。
10、华厦眼科:与蜂巢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挖掘智能眼镜在眼科医疗服务领域的应用潜力。这将助力华厦眼科医疗服务创新。
11、海峡股份:开发多元海洋旅游产品,丰富游客行程和体验项目。这将提升海峡股份旅游业务的竞争力。
12、万润股份:与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签署《项目合作意向书》,共同推动模板剂、分子筛项目的产业化应用。这将助力万润股份技术创新。
1、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举行,全球政商学界代表齐聚一堂,凝聚智慧,共创未来。其中发布的《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报告指出,亚洲经济体展现出强劲韧性和活力,成为稳定和支撑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这显示了亚洲经济活力。
2、商务部表示,国家今年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品类及补贴范围进一步扩展。截至3月24日,全国汽车、家电、数码产品等以旧换新申请量大幅增长。这将促进消费市场复苏。
3、上海密集推出全球首店落地、新品首发以及潮流首秀活动,持续激发消费市场活力。平均每天就有3家首店在上海开业,显示出上海作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独特魅力。这有助于上海消费动能的激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