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论坛聚焦能源转型:氢能储能智能电网成黄金三角
AI导读:
2025年博鳌亚洲论坛聚焦全球治理、经济全球化等议题。毕马威中国董事蔡忠铨表示,未来三年氢能、储能、智能电网技术将成为能源行业增长最快的领域。政策重点支持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预计储能市场规模将快速扩大,大数据和AI技术正深刻改变新型电力系统。
3月25日,2025年博鳌亚洲论坛盛大开幕。今年论坛议题广泛,涵盖全球治理、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等焦点问题。毕马威中国董事、毕马威亚太区及中国能源及天然资源行业主管合伙人蔡忠铨在博鳌表示,未来三年,能源行业将呈现多元化、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的特点,氢能、储能、智能电网配套技术将构成增长最快的“黄金三角”。
氢能、储能、智能电网技术引领能源转型
蔡忠铨指出,中国能源转型的驱动力多元,政策引领、市场活力、创新支撑及国际合作共同推动。在政策推动下,能源行业正加速向清洁化、市场化、智能化发展。展望未来,氢能、储能、智能电网技术备受看好。
3月23日,国家能源局联合工信部发布《氢能技术创新与规模化应用三年行动计划》,计划2025年建成加氢站500座、燃料电池车保有量突破10万辆。政策重点支持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提升关键材料国产化率,并对电解水制氢项目给予电价补贴。蔡忠铨认为,这将推动氢能技术进步,打开市场空间。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持续增长,储能技术重要性凸显。政策鼓励储能技术研发应用,预计储能市场规模将快速扩大。智能电网和微电网技术将广泛应用,提高电力系统灵活性和可靠性。虚拟电厂和风光技术迭代带来结构性机会。这些领域的快速发展助力全球能源结构转型,为企业和投资者带来巨大机遇。但技术不确定性是企业必须面对的现实。
AI赋能新型电力系统
蔡忠铨介绍,大数据和AI技术正深刻改变新型电力系统运行方式,从发电到用电各环节向智能化、数字化发展。这些技术提升电力系统效率和可靠性,助力“双碳”目标。虚拟电厂服务通过负荷聚合商聚合效应,运用海量用户资源,促进负荷侧参与需求响应和友好互动,丰富电力市场内涵。
大数据和AI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已进行诸多尝试,如新能源功率预测,应用AI算法深度挖掘数据,提高功率预测准确性,促进新能源消纳。数字化推动电力系统架构变革,创新电力企业业务模式,促使传统电力系统向更高效、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转变。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