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家里家外》以低成本高回报成为影视行业黑马,采用全程四川方言演绎,创新表达“家”的故事。上线十天热度超7000万,话题量30亿,备受观众喜爱,成为短剧行业新标杆。

哪吒2》之后,又一个现象级爆款来了,3天播放破10亿,《家里家外》火了!一批“长剧党”被这部短剧深深吸引。上线十天,《家里家外》在“红果”平台热度超7000万,刷新短剧流量记录;开播一周全网话题量高达30亿,创造短剧行业新高。

在电影、长剧大制作成本高昂却风险重重的当下,拍摄成本仅300万元、用时17天的《家里家外》,何以成为影视行业“以小博大”的黑马?

“完全超过预期。”总制片人表示,“这部剧在四川拍摄,主创团队全为四川籍,采用全四川方言演绎。起初,我们的目标只是做一部川渝地区受欢迎的小爆款,红果热度4000万就很满意了。”

继续创作出更多让观众愿意分享到朋友圈的短剧,是我们不变的追求。不少观众自发安利《家里家外》,我们备受鼓舞。

总制片人谈及决定制作全方言短剧时,团队曾很忐忑,但坚持创新和情怀,决定“做好了亏300万元的心理准备”。

《家里家外》的创新在于表达“家”的故事,并大胆采用全程四川话,成为全网首部全程方言短剧。我们坚持地方性,以体现真实感。

此外,该剧还融入了四川特色,如本地实景拍摄、时代元素和四川特色产品等。

公司签约演员时,只选择坚定演短剧的演员。我们坚信短剧是未来,与电视剧、电影一样,能承载精品内容。

总制片人认为,短剧不是长剧或电影的“降维打击”,而是全新的语言,需要尊重和学习。

选择以家庭内部和外部关系为核心展开剧情,源于主创团队对“家”的执念,以及对亲情表达的不足。

成都正推动“微短剧+文旅”模式,总制片人表示这很好,并认为短剧产业能带动旅游和就业。成都适合短剧取景,场景丰富,人友善。

《家里家外》在多个平台播出并大力推广,这不是特例,而是短剧商业模式和所处阶段导致的。内容方创作独立,不受平台影响。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