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2025年两会代表委员媒体交流分享会,围绕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议题分享见解。代表委员们提出超前布局未来产业、结合企业优势与时代红利、政企校牵手促科技成果转化等观点。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对于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来说,加速从科技创新到产业创新,实现成果有效转化至关重要。近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2025年两会代表委员媒体交流分享会,8名来自企业和科研等不同领域的代表委员齐聚一堂,围绕这一议题分享了深刻见解。

谈科技研发

超前布局未来产业,推动技术革新与模式创新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大湾区空天信息研究院总工程师周斌分享了其在雷达技术研究及太赫兹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方面的突破,如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套太赫兹扫描隧道显微镜系统,该系统在新型量子材料、微纳光电子学、生物医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同时,周斌还参与了“嫦娥六号”探月任务,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

  广州市政协委员、瑞因细胞工程科技(广州)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张旭则强调了细胞治疗的重要性,表示细胞治疗的核心是“用活的药物修复活的机体”。他提出,通过技术革新与模式创新,将细胞治疗从“高端奢侈品”转化为“全民必需品”。

谈产业创新

结合企业优势与时代红利,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

  全国政协委员、广州瑞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孙志强表示,随着应用场景的多元化,“机器人+人工智能”将与其他产业实现更深层次的融合与创新。他提出,企业应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跃迁。

  广东省人大代表、广电运通研究总院院长助理黄宇恒则回顾了广电运通在ATM机芯研发方面的突破,打破了国外技术的垄断。他提出,未来将持续加大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上的研发投入。

谈成果转化

政企校牵手促科技成果转化,保护知识产权护航业务出海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高校和高新技术企业的聚集地,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向市场落地转化至关重要。华南理工大学推出“华工十条”,明确将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的70%至95%一次性奖励给科研人员,极大地激发了大家的积极性。

  广州市人大代表、视源电子首席营销官王靖夫认为,科技成果转化需聚焦政策精准滴灌、场景开放赋能、生态协同创新三大关键。他提出,政府主导的试点项目能为技术验证提供真实场景,而产学研联盟与产业链集聚又能加速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广州市人大代表、京信通信集团副总裁、广东知识产权保护协会会长李学锋则强调了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他分享了京信通信在应对海外恶意诉讼方面的经验,并指出知识产权是科技企业开疆拓土的“利剑”。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