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稳步前行:科学规划,避免盲目跟风
AI导读:
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表示,在新一轮低空经济发展中应科学规划,稳健推进,避免盲目跟风。他强调了顶层设计与协调统筹的重要性,并建议加快制度与法律完善,推动智慧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同时,他提醒当前市场预期过高需适时降温,科学预测产业前景。
人民网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申佳平)低空“振翅”,需稳步前行,避免盲目跟风。近日,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新一轮低空经济发展热潮中,应吸取历史教训,科学规划,稳健推进。
去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此后中央与地方政策频出,项目建设提速。2025年,全国30省份将“低空经济”纳入地方政府工作报告,资本市场亦积极响应。
吴仁彪强调,要避免“一哄而上,一哄而散”的局面,需强化顶层设计与协调统筹。他指出,过往“通航热”中,部分地方盲目圈地建设通航园区,导致资源浪费。因此,“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在低空经济中同样重要。
制度与法律完善是推动低空经济安全发展的关键。他建议成立高级别协商机构,协同推进低空经济战略实施,加快《空域管理办法》立法及《民用航空法》修订,为产业发展奠定法律基础。
同时,智慧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需紧跟5G/6G、卫星通信/导航及人工智能等技术迭代,构建一体化服务系统。商业化运营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并推动相关法律修改,为低空经济探索提供法律支持。
吴仁彪还指出,应避免“内卷式”竞争,盘活存量资源。他建议技术、人才、资金储备充足地区先行试点,待成熟后推广,并培育龙头企业,倡导企业合作共赢。
当前,低空经济市场预期过高,需适时“降温”。中国民用航空局预估,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2035年或达3.5万亿元,有望成为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后的又一战略新兴产业。但吴仁彪提醒,低空经济投资周期长、见效慢,需耐心投资。
他建议科学预测产业前景,同时适度减少媒体关注,避免舆论过度聚焦偶发或负面事件,影响低空经济市场培育。
(文章来源:人民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