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熔拓资本十年前便投资了脑机接口公司博睿康,并持续参与其多轮融资。十年间,脑机接口领域经历显著变化,熔拓资本创始合伙人张洪刚揭秘其前瞻投资逻辑,期待博睿康构建脑机接口平台,推动产业发展。

十年前,中国的脑机接口行业尚处于萌芽期,熔拓资本作为天使投资人,便独具慧眼地投资了创业仅3年的博睿康。在这十年间,熔拓资本持续参与博睿康的多轮融资,如今已成为其最大的机构投资人之一。

为何熔拓资本能如此前瞻性地布局脑机接口赛道?这十年间,脑机接口领域又经历了哪些变革?日前,澎湃科技记者专访了熔拓资本创始合伙人张洪刚,揭秘其背后的投资逻辑。

澎湃科技:熔拓资本为何选择投资脑机接口领域?

张洪刚:熔拓资本原本专注于生物医药投资,我们判断随着人类寿命延长和生活方式改变,神经性疾病将增多。基于此判断,我们寻找神经领域和脑科学研究方面的领先团队,最终选择了清华大学的高小榕教授和洪波教授团队,并投资了其参与的博睿康。当时国内脑机接口技术公司稀少,我们的选择颇具前瞻性。

澎湃科技:过去十年,脑机接口产业有哪些显著变化?

张洪刚:自2016年马斯克入局以来,国内脑机接口赛道愈发火热,创业公司和投资机构纷纷涌入。技术方面,半导体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脑机接口产业的发展,国产芯片和材料逐步替代进口。同时,人工智能特别是大模型的发展成为脑机接口的重要推动力。未来,脑机接口的发展将受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技术进展的影响,但竞争也将愈发激烈。

澎湃科技:熔拓资本是否考察过其他脑机接口公司?

张洪刚:尽管脑机接口领域存在冷热周期,但我们始终坚定看好博睿康,并参与其多轮融资。我们期待博睿康能构建一个脑机接口平台,将脑信号转为数字信号通路,自主研发并联合其他企业开发不同类别的产品。平台技术成熟后,可能产生更多创新产品,成为类似鸿蒙、安卓的通用平台技术。然而,脑机接口数据涉及生物信息、隐私和安全等问题,以及法规和政策的影响,未来仍面临诸多挑战。

澎湃科技:早期投资领域竞争是否愈发激烈?

张洪刚:我们投资范围涵盖新能源和生命健康领域,两者虽看似不同,但底层逻辑相同,均满足人类社会发展需求。过去十年,投资主题逐步向科技靠拢,企业向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业发展。科技创业项目虽多,投资机构也增多,但投资难度并未减小。选择下一个十年的产业,初期项目总是稀少。投资存在波动,但从长周期看,并无太大变化。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