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上海市浦东新区推出11项税收征管服务新措施,旨在培育外贸新动能、增强外商投资吸引力,以推动浦东引领区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措施涉及离岸贸易税收政策、外商投资经营可预见性、跨境税费服务新体系等方面。

新华财经上海3月25日电 为护航外贸外资高质量发展,上海浦东新区再次推出实际举措。3月24日,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浦东新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吴金城与上海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程俊峰共同宣布了11项税收征管服务新措施,旨在推动浦东引领区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据上海证券报记者了解,这些税收征管服务措施将围绕培育外贸新动能、增强外商投资吸引力以及创新征管服务模式展开。措施涉及持续扩大离岸贸易税收政策效应、增强外商投资经营可预见性、构建跨境税费服务新体系等多个方面,更加注重创新性改革、制度化保障和数字化赋能。

其中,一项重要措施是对卫星发射和在轨交付业务实施退税政策,以支持商业卫星和科研卫星的发展。浦东还将推动国产绿色甲醇等新型能源燃料的退税落地,服务航运业绿色转型。同时,针对大飞机产业相关的飞机入境维修、跨境飞行培训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业务,也将落实退税政策,提升国际竞争力。

扩大离岸贸易税收政策效应是重点

浦东新区税务局进出口税收管理处处长孙慧在发布会上表示,出口退税政策与出口贸易紧密相关,此次推出的措施将进一步优化出口退税便利服务,减轻企业资金周转压力,帮助企业稳定订单、拓展市场。同时,针对引领区的产业结构、贸易类型和改革趋势,积极推进新兴贸易业态的退税落地,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活力。

自2024年4月起,上海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试点的离岸贸易印花税优惠政策已惠及700余户次企业,减免税额超过1.38亿元。这一政策效应显著,吸引了近百家企业新开展外贸业务,并有超两位数企业将境外离岸业务回流至上海。

作为政策的受益者,益海嘉里(上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对离岸贸易税收政策的进一步优化推广充满期待。公司财务高级经理丁会明表示,政策服务的优化升级为公司扩大离岸贸易交易规模、瞄准国际更高标准业务提供了信心。

此外,浦东新区税务局还设立了“税路通·一路沪航”实体工作站保税、临港分站,为跨境企业和外资项目提供跨境涉税诉求咨询和政策辅导服务,降低企业境外税收风险,提升企业出海信心。

聚焦跨境电商发展,税务部门将持续探索与海外仓综合服务平台的深度融合,加强数据共享和运用,优化出口退税监管模式。同时,支持符合条件的出口海外仓企业通过预退费方式加速资金周转,并举办跨境电商专题辅导,助力企业提升海外市场占有率。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