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统一代码制度自2015年正式实施,已稳定运行十年,涵盖36种机构类型,成为法人和其他组织机构的身份标识体系。该制度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助力数字经济发展,提高行政效率,成为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关键力量。

  记者从全国组织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服务中心获悉:组织机构统一代码制度自2015年正式批准实施,至今已稳定运行十年。十年来,该制度共涵盖了市场监管、机构编制、民政、工会等19个登记管理部门赋码登记的36种机构类型,包括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形成了我国法人和其他组织机构的身份标识体系,对于促进数字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简称“统一代码”)制度是我国组织机构身份标识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在超大规模市场中,数以亿计的各类法人和其他组织活跃其中,统一代码作为国家确立的唯一、终身不变的法定身份标识,相当于它们的“身份号码”。这一制度不仅推动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还促进了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

  目前,统一代码已在各行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政府部门利用统一代码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从而优化办事流程,提高行政效率。社会公众则通过统一代码实现精准识别组织机构,查询机构信息,关联信用情况,有效管控风险。未来,统一代码将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探索创新数据服务模式,逐步成为我国数据共享、治理与应用的基石,助力国家治理效能提升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经济日报记者佘惠敏)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